Your location:Home >Automotive News >
Time:2023-11-03 08:16:25Source:
□吴济夫
上海市卢湾区自忠路455号,曾有一座清代的“山东会馆”。其前身是会聚上海的山东客商购买的50余亩墓地,以备乡胞日后客亡之用。清咸丰年间因战乱疏于经管,遂被当地民户侵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此地时任知县、山东历城人汪懋琨收回产权,募银万余,请山东籍驻沪商约大臣吕镜宇主持,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营建了这所“山东会馆”。
中国东南部临海,长江在东海岸线之中入海,以长江口为界,当时以北的海面称“北洋”,以南的海面称“南洋”,上海在南洋与北洋的交界处。千万年来,黄河带着大量泥沙在北洋近海地面沉淀下来,形成大面积的滩涂,涨潮时被海水淹没,退潮时露出水面,只有称之为沙船和山东制造的平底浅船——卫船,才能在这里航行。南洋依托的陆地是浙江、福建的山地丘陵,近海多悬崖、岛礁。水深浪急,只有浙闽制造的深水船才能航行。上海则是南北两洋的交汇点,也是海上南北航运的枢纽处、中转站及贸易集散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突显了上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吕海寰(1840—1927年),字镜宇,山东掖县人。清同治六年(1877年)举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任苏松太兵备道即上海道。次年,李鸿章专荐吕海寰以四品京堂候补,为驻德国、荷兰大臣。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吕海寰回国,任工部尚书、驻沪商约大臣,督办津浦铁路,冲破重重阻力,解决了浦口站与泺口桥两大关键问题,使铁路顺利通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末,日俄战争爆发。吕海寰与同任商约大臣的工部左侍郎盛宣怀和驻沪会办电政大臣吴重熹邀约上海官绅和各驻沪机构代表共同协商,于光绪三十年正月廿四(1904年3月10日)正式成立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吕海寰为创始人。“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由中、英、美、德、法五国合办,救护日俄交战双方伤兵及东北战地难民46.7万余人,光绪帝曾“颁发内银十万两”做经费,以为褒奖。、
吕海寰
吕海寰在历史上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他驻上海期间写过《创修山东会馆碑记》:“余自光绪甲午(1894年),承乏镇道,丙申(1896年)权摄沪关,则常进吾乡之商于斯者,询以利弊。既稔知来者之多,与旅居之不易,每思辟地为馆,以生合群之力而联散涣之情。乃丁酉(1897年)冬,奉使以去,未能举行。迨辛丑(1901年)腊月,自海外归来,奉命留沪,办理商约。当是时,历城汪瑶廷观察适宰上海,政成而事举,吏畏而民怀……汪君谋立会馆,众以为然。王瑞芝等君首创蠲金,扩基造大,绘图示余。适今江西巡抚海丰吴公仲怿,以管电政驻节上海,闻之亦乐观厥成。于是建议兴修,公请徐星阶大令董其役。殷者效财,能者尽力,朴不伤陋,华不至侈。始光绪癸卯(1903年)四月,及丙午年(1906年)冬月迄工。”
《创修山东会馆碑记》中提到的汪懋琨,字瑶廷,山东历城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光绪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任上海知县。他撰有《新建山东会馆记》曰:“道光之季,粤匪东窜,咸丰庚申,苏郡失陷,上海婴城固守,发逆屡来窥伺,干戈扰攘,城西悉成战场,吾乡之商于斯、旅于斯者,皆避难航海而归,是地遂任其荒废,无复过问者。”
康熙开放海禁后,有相当数量的山东航运商又进入上海。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随之爆发小刀会起义;1860年太平军东进,上海处于动荡之中。山东商人离开上海,开展对朝鲜贸易,致使建立上海“山东会馆”搁置。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朝贸易被迫中止,大量从事对朝鲜航运和贸易的山东商人被迫回国,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上海,形成“山东帮”,而有更多的商人成为上海“钱业”的翘楚。至此,“南市公估局、广记、六吉等号,将存项输助三千金,怡顺昌、正祥同、公和通三家先分垫万余金,乃于地之西、北两角,添购地六亩有奇”,创建山东会馆。
山东商人在上海从事的行业很多,有皮货、织丝、草编、南北货,但最主要的是报关行。据有关史料载,会馆历任董事长王瑞芝、王绍坡、赵聘三、崔景三均为报关行巨商,皆属山东胶东地区人。
1914年,山东会馆的地基被划进法租界,除了原来设在会馆里的“丙舍”迁出外,会馆照常开展工作。据史料载,“山东会馆”营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兴起房地产热,会馆东南两侧之地出租,丰裕里和巴黎新村遂于此处建成,又在西门路即今自忠路建两层楼房,一层由霍元甲的精武馆分租,二层设“齐鲁公学”。这些建筑至今大致尚存。
1919年五四运动,时任山东省议会秘书长王乐平、议员尤开统专程至沪,于会馆内召开会议,以山东旅沪同乡会名义致电政府:青岛及附属各项路权,俱属我国领土主权,并强烈表示“不惟日本无占据之权,即五国亦岂有共管之理”。1919年5月5日晚,山东会馆与世界和平共进会、留日学生救国团等28个社团,议抵制日货。
上海“山东会馆”存照,原山东会馆“武训学校”校长李士钊拍摄
上海“山东会馆”还曾是上世纪40年代初抗日联盟的秘密处所及营救抗日将士的中转之地。1942年,会馆的部分土地改造为齐鲁中小学,公开对社会招生。1953年,会馆由中国人民救济会上海分会接收,齐鲁中学则由教育局接管,1964年归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使用,后又改为卢湾区教育学院,如今山东会馆建筑主体荡然无存。
所幸有原山东会馆“武训学校”校长李士钊拍摄的一张老照片可以窥见:气派的“山东会馆”大门,是一处中西合璧的建筑。在门楼上带有“欧美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的门楣中,书写着四个大字“山东会馆”。白底黑字、布局稳健、气度宽博,甚显齐鲁厚朴之风。据考,此为清末状元、山东大学创始人之一王寿彭的墨宝,其书法学养深厚。大门两侧,分别悬挂着“齐鲁小学”“齐鲁中学”两块牌子,在侧门的右方挂着“上海武训学校”,系董必武所题。齐鲁小学诞生于1925年,武训学校成立于1946年,是李士钊受陶行知所托而建。
往事烟云尽逝,历史当为重述。昔日辉煌的山东会馆早已无人知晓,唯有“山东会馆”大门之影像存照,彰显着齐鲁的荣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Statement: the article only represents the views of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this website; If there is infringement or violation, you can directly feed back to this website, and we will modify or delete it.
Preferredproduct
Picture and textrecommendation
2023-11-03 08:16:25
2023-11-03 08:16:13
2023-11-02 18:16:36
2023-11-02 18:16:24
2023-11-02 18:16:13
2023-11-02 16:16:23
Hot spotsranking
Wonderfularticles
2023-11-02 16:16:12
2023-11-02 14:16:36
2023-11-02 14:16:24
2023-11-02 14:16:12
2023-11-02 12:16:36
2023-11-02 12:16:25
Popularrecommend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