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进口车价是如何构成的 「进口车费用主要高在哪里」

时间:2023-06-30 14:16:01来源:

 

      近日,记者对比多款国外同款车型的售价发现,国内消费者购买同款车型要比他国贵好几倍,国内消费者想要拥有一辆进口车,将付出更为昂贵的经济代价。本报经过对排量为3.5升的原装进口奔驰SL63的调查,发现其国内售价为239万元人民币,美国售价折合为人民币约83万元,这其中的差价高达156万元。

      面对国内进口车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利润显著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不争事实,一台进口车的售价为何如此昂贵?进口车的价格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物流运费占进口车售价几何?

      “一台进口车从德国运至天津运费大概在3000至10000美元,折合人民币大概1.8万元至6.1万元。”北京某物流公司的石经理向记者解释,假设将奔驰SL63从德国戴姆勒工厂所在地辛德芬根,经由德国汉堡港运至太原,这需要考虑使用哪种贸易规则。如果按离岸价成交,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只需考虑从汉堡港到太原的运费。石经理进一步解释说,从辛德芬根至汉堡港的陆路运费也就计入进口车的成本价格之中了。

       另一家物流公司的陈先生表示,如果按照到岸价计算,从德国运送至天津港,运费则包括成本、保险费、运费。“按照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到岸价加成10%。”买方所需要承担的运费仅是从天津港至太原的陆路运输费用。

     “进口车运送的台数不同,运输数量决定着装运方式,会导致运费也会不同。”尽管如此,石经理告诉记者,以SL63在美国的售价83万计算,按照最昂贵的运费6.1万元计算,加上进口车的离岸价、途中保费和运杂费后形成报关价,这个价格为95万元。

税费并非车价高企最大推手

       中国针对进口车所收税费到底有多少,高不高,这成了进口车高价的关注焦点。记者了解到,一台进口车进入中国市场共需要交纳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和购置税等4类税费。

     “根据WTO规定,我国的进口关税比例为25%,增值税比例为17%,这些是进口车需要交纳的固定税费。”从事进汽车出口贸易7年的王永刚表示,消费税则根据排量不同分为7档,征收最多40%的消费税,购置税则和终端销售车价挂钩。

       据了解,2008年9月1日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排量在1.0升以下(含1.0升)的1%、排量在1.0升以上至1.5升(含1.5升)的3%、排量在1.5升以上至2.0升(含2.0升)的5%、排量在2.0升以上至2.5升(含2.5升)的9%、排量在2.5升以上至3.0升(含3.0升)的12%、排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25%、排量在4.0升以上的40%。根据该规定,排量为3.5升的奔驰SL63应按照25%缴纳消费税。

        王永刚表示,按照相关的税收政策,排量为3.5升的奔驰SL63进入我国销售,应征收的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共计约为63.6万元。“按照测算,一台进口车应缴税额为车价的0.8倍左右,而国内同款车型的售价是国外的2—3倍,这显然存在暴利。”业内人士高先生表示,一台进口奔驰SL63除去相应的税费、运费、保险费用和进口车成本之后,仍有80.4万元的利润。

显然,税费并非导致进口车价高的最大因素。

定价通道唯一推高售价

       进口车如此之高的售价,销售商存在如此超额利润,是否真如经济学教科书上所说的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厂家有权设置指导价格,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吗?

   “生产商确实有权设置指导价、建议价,但不能因为特许经营违反反垄断法。”山西允哲律师事务所主任刘红枝律师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她说,特许经营如果不是投资关系,只是相对交易人,如果生产商规定经销店最低限价,就是垄断行为是违法的。

      与之观点一致的,还有业内人士高先生。他表示,总代理独揽定价权被认为是另一个推高进口车售价的因素。据查阅资料显示,进口车产生定价权问题始于中国加入WTO之后,2005年,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本意是要提高外国汽车在中国销售的成本,削弱进口车的竞争力。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并没有削弱进口车的竞争力,反而将定价权让给国外厂商。”高先生谈到,办法规定进口车销售需获得厂家授权。为了能够实现价格控制,几乎所有的进口车生产厂商都把品牌授权给了独资或者绝对控股的在华销售公司,这就是该品牌在中国的总经销商。

高先生说,根据规定的进口车授权经营的条款,客观上强化了总经销商的地位,进而可以对进口车进行定价。

      王永刚表示,由于进口车总经销商拥有定价权,堵住了其他获得进口车的渠道,所以消费者缺少了议价的筹码,“消费者面对价格高昂的进口车,只有选择买或不买的权利。”

分配多数利润归入国外厂商囊中

       据了解,进口车由原产地厂家到我国消费者手中,整个流程涉及多项费用,其中包括制造成本及经销商利润、各环节运输成本、保险费用、各项税收、总代理利润、经销商利润等。也就是说,离岸价加上途中保费和运杂费后形成报关价,以此为基础先后缴纳关税、相应消费税、增值税,形成到岸价。消费者支付的最终购车价格,实际上是汽车到岸价、总代理利润和经销商利润的总和。

       相对于到岸价格的刚性,进口车的利润空间,主要体现在总代理商和经销商的利润上。那么,这两者的利润是如何分配的呢?

      一位不愿具名的4S店负责人表示,对于进口车的定价内部是非常谨慎的,一般是口头限定,不留书面证据。因为明知是违反《反垄断法》的。但现在,国家发改委在查,所以部分大排量车型开始降价了。

     “现在国内同地区4S店同款车价格基本一致,很可能存在价格管控问题,但是外商一般不会保留书面证据,所以取证有难度。”高先生也分析说,由于渠道没有可替代性,国内进口车通过4S店单一渠道销售,再进行二次加价,利用独家销售权实施不公平高价销售。

      山西路华捷豹路虎4S店销售人员张驰向记者透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受调查的大排量车型现在不进口了,目前的车型不在降价之列。”

    “进口车总经销商利润在5%—10%以下,国外厂商利润25%—30%。”高先生分析,这种批零利润严重倒挂的不正常局面,就是垄断的结果。按照估算,消费者购买价格的40%左右是车辆报关价,25%是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等国家税收,30%被总经销商拿走,5%被分销商获得。一辆奔驰SL63,总经销商从80.4万元的利润中获得了70.4万元,分销商获得了10万元。 见习记者郭靖/文本报记者王瑞瑞/图

相关链接>>

欧盟:向英特尔开出10.6亿欧元巨额罚单

2007年,欧盟指控英特尔以折扣、营销活动补贴和低价产品等手段,阻止各大PC制造商在PC及低价服务器产品中采用AMD处理器。

2008年7月,欧盟宣布,对英特尔新增3项反垄断指控,扩大对这家全球电脑芯片巨头的反垄断调查。经过8年的调查,在2009年对英特尔作出了罚款10.6亿欧元的处罚决定。这一罚款金额占英特尔2008年营收的4.15%。

2006年3月8日,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JFTC)裁定,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Intel)试图阻止个人电脑制造商使用竞争对手的微处理芯片,违反了日本反垄断法,要求其停止在日本芯片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2008年6月,因为英特尔向韩国PC制造商提供折扣优惠,令三星等PC制造商放弃采购AMD处理器,韩国反垄断部门对英特尔开出了2600万美元罚单。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