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蔚来ES6二手车「宝马540Li试驾」

时间:2023-06-17 16:15:54来源:

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大家好,我是社长。

今天给大家抓来一个虎扑蔚来车主,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就提到过:“蔚来现象”是个神奇又有意思的现象,那些虎扑车主们在虎扑里只字不敢提蔚来,因为虎扑上,蔚来=智商税;而在蔚来APP里,以及和一些车主的线上线下沟通里,车主们却又每天阳光灿烂花儿笑。


今天的这个车主不仅深扎虎扑,而且一直都是38号团队的粉丝,又是什么让他买了蔚来呢?来看下他的故事。


声明:

为保证内容的真实性,以下所有内容为车主亲笔所写



从第一次去蔚来中心看车、试驾,到现在已经六个多月。买车之前看过很多车友写的提车、用车经历,各种角度、或赞美或批评的评价都有。


这些真实车主用真金白银和几千甚至几万公里的自驾经历亲身体验出来的东西,我觉得和试驾一样都是买车前的应该要做的功课。


其实提车后大概2000公里时就想写一下当时选车过程和用车体验。不过平时用车多在深圳市内通勤,偶尔在周边城市的中短途出行,但没有试过长途;另外用车时间太短恐怕说服力还不够,所以始终不敢动笔。恰好这次五一假期我带家人开着蔚来ES6往返湖北农村老家,回来以后感觉可以简单写一下了。(所以公社收着我的稿子收了3个月了


首先说明,我的用车体验不能代表身边所有蔚来车主,但是能够保证在自己认知范围内做到主观但尽量全面、真实。


一、从随便看看到下定


我买ES6纯粹是临时起意,但是和大多数车友一样,现在只剩下“真香”二字。


2015年3月我第一次买属于自己的车,从那时到现在本人和老婆名下前后有过5台车,分别是DS6、皇冠、宝马528Li和现在用的ES6与mini cooper。


我的老13代皇冠

最大的问题是内饰老气 外观也老气


3.0 V6发动机

除了平顺好像也没什么优点

我和身边几个老友都是38号车评的粉丝。日常聊天就是吹捧日本车/贬低大众/BBA,摔丸子、王铜根这些人的一个微博都能让大家瞎扯半天。


当年38对ES8的评价是“完成度最低的车型”,虽然我们几个没一个真正去看过ES8,但是就像教徒对教主的盲目崇拜一样,我们都当做真理看待。


加上王铜根对柴油加电车和蔚来app上“为蓝天减排”的挖苦讽刺,以及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的负面新闻,诸如长安街死机、自燃、nomi半夜唱歌等等,总之蔚来包括ES8以及它的车主在内,给我们这群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不完谁完”。


那时候路上偶尔看到个ES8,乍一看确实外形惊艳,没有任何其他既存车型设计的影子,但是在先入为主的“烂车”人设下,我还是忍不住感慨一句“还真有人买这玩意儿啊”。


为啥说是临时起意呢,因为我工作地点距离深圳蔚来中心很近,偶尔也路过边上的换电站,但是由于之前各种车评、自媒体先入为主造成的偏见,我始终没有兴趣去了解和试驾。


直到2019年11月我在朋友圈看到那篇著名的《2019年最惨的人》。看完后萌生一个想法,连众泰、野马之流都没破产倒闭,蔚来的车到底烂到什么程度会让这家车企的生存都是问题?大家都说蔚来“最快今年,最晚明年”,我得趁它倒闭之前看看究竟。


当天晚上就在微信公众号里预约了试驾,很快就有Fellow联系我具体试驾车型和时间等等。


实事求是地说,试驾前我并没有太多期待,让人感觉比较好的是试驾前Fellow没有询问我的购买意向,不然我还真不太好意思说实话。


第二天中午准时过去蔚来中心,fellow带着我驾驶首发版ES6从平安金融中心到白石路一个来回。


路上我忘了试Nio Pilot,因为我对所谓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或者驾驶辅助都不感兴趣,国内随意加塞、频繁变道的路况和用车环境让我不太信任这些还不太完善的自动化技术,重点就是感受底盘、加速、车机系统以及被38黑得最惨的能量回收系统。


第一次试驾下来印象最深刻的两个点。


首先是底盘感受好。这点有两个表现,一是我经常开着自己的车走的滨河路同样的路况下压同样的井盖和减速带时ES6比528Li车内颠簸更轻更柔和,二是在拐弯下匝道的时候车身侧倾抑制得非常好,我当时感慨说这么大的SUV居然侧倾这么不明显;

非常喜欢ES6的这个内饰设计风格


其次是车厢豪华感和精致程度比较高。我很喜欢贯穿式的空调出风口设计,车厢内除了顶棚和地垫基本都是皮质包裹。


另外整体上最关键的是,虽然是国产车,但是没有像很多国产车内饰设计处处都在模仿,这台车的内饰设计语言与我见过的任何其他车都不一样);另外一个优点是车身跟随性很好(这个优点当时感觉不明显,第二天去试驾理想one以后的感受),切换车道时没有多余的动作(我的驾驶比较温柔,切入车道比较平缓,我也看到过有车主反映变道时感觉不稳,但是我的感受是挺好的)。而普遍比较关注的加速,由于有心理准备的所以没有特别意外。


另外,对于38强烈抨击的能量回收导致晕车的情况,我特意反复在三档回收力度下来回体验,最强回收的那档在松油门时有明显的拉拽感,其余两档的能量回收体验都可以用顺滑和无感来形容(后来用车过程中连我老母亲都没有晕车过,这一点让我非常满意)。


试驾结束以后,我有点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花40-50万买它。


当天晚上下班回去路上开着自己的宝马,不知道是不是喜新厌旧的心理作祟,我感觉5系和ES6的差距比家里那台老帕萨特和五系的差距明显得多。


当机立断是我的一贯风格,晚上开回家楼下车库后,拍了几张照片当晚就偷偷挂上了二手车网站。


我的G38-宝马528Li

很喜欢后驱C级车的侧面线条


这一代五系的内饰也还过得去


被开走前最后一张照片


话说回来,虽然有点心动,但是真的要我下定决心买一台电动车,续航和充电确实需要最先考虑的问题;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作为备受诟病的“新势力造车企业”,造车工艺和质量、维修保养便利性等也令人担忧。好在蔚来两套服务体系完美应对和解决,一个是区别于其他电车的换电系统,另一个是终身质保。


经过了解,深圳作为全国推广电车最早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由于很多充电设施建设时间早,充电速度慢不说而且经常被满地的唐、秦、宋占位,如果每天回家需要和其他电动车玩“抢车位”的游戏,那我真心觉得没必要。


后来自己去换电站看了一下换电过程,了解到深圳有6个换电站,感觉自己平时90%的用车环境下都可以完全依靠换电站而不是充电桩。


打消了购车前的充电和质保两大顾虑后,刚好我的旧车(其实也就开了一年半而已)也有人出价购买。于是我就瞒着老婆把卖车的合同签了,收了一半车款把车交出去自己美滋滋地坐地铁回家,盘算着周末拉老婆去看看ES6,等老婆点头就下大定。


后面一切都比想象中顺利得多,包括说服老婆的过程(再次感谢老婆的理解和支持)。我就感慨了一句每个月油费真贵,要是能换个国产电动车就好了。


老婆一听就有点怀疑地问你难道要买比亚迪?我说比亚迪也在考虑,毕竟买车不能只注重面子和品牌,实用最重要。老婆当时非常欣慰。


周末带她去蔚来中心附近逛街,然后带她不小心路过那里,我说要不去看看这个国产电车吧,看完以后她觉得不错(老婆性格随和,哈哈哈),当晚就下了大定。


第一次见到我的ES6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已经下定奥迪A6L,等待一个月以后4S告知车型不排产。在我的建议下后来也一起试驾了一次,试驾完以后没多久也定车了。


二、真实和全面的用车体验


大定以后直到提车这段没啥好说的,所有人都是一样的焦急等待。下面说说自己和家人对这台车的评价及优缺点:


1. 品牌认知。品牌知名度跟BBA有差距,但是作为从宝马五系换过来的车友,我也没觉得在一线城市开宝马真的就能带来多大的面子加成,随着BBA纷纷推出十几万元的入门级车型,我个人认为所谓的豪华车面子属性逐渐会从只认品牌到认品牌 车型的阶段。


提车以后陆陆续续买了不少nio life周边,比如雨伞、杯子、户外帐篷、儿童照相机等等,家里的蔚来元素越来越多,家人对nio的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


2. 售后服务。就这半年的服务而言,客观而言没有传说中“海底捞”那么好(其实我也不太喜欢海底捞那种过度存在感的服务,需要时迅速出现,不需要时消失才是最高级的服务),但比我之前体验的传统品牌经销商都好得多。


从买车时起,不用和销售玩心理战,不需要斗智斗勇、挖空心思比较价格和优惠,付款前后也不会两张面孔。提车以后有一些用车时的小问题随意在服务群里问一下,都有fellow和专业的服务人员及时反馈。


3. 补能体验。我家在深圳,没有固定车位无法安装充电桩,小区停车场车位充足有大约四十个慢充电桩,但是从来没用过,原因一方面是大部分被比亚迪那些几十公里纯电续航的插电混动长期占用,另一方面换电和一键加电方便得多,所以不用在小区充电。


由于首任车主终身免费换电,而且我上班公司距离福田换电站直线距离只有两三千米左右,家在坂田距离布吉换电站车程也就20分钟,所以整体来说换电还是比较方便。目前开了4000公里,除了一次自驾去惠州在酒店充电用了一百多块,以及偶尔的“体验式充电”,加起来补能花费没有超过300块钱吧。


但是客观地说,随着车主越来越多,深圳中心区的换电站基本都要排队,布吉和龙岗的换电站好很多,这一点确实需要蔚来继续加大换电站的建设力度。


特别说说一键加电服务(app下单,加电专员上门取车加电然后还车),第一次使用时老婆怀疑把车给陌生人开走是否可靠和安全,我其实心里也多少有点不放心,比如车里的东西会不会丢失、发生事故或者小擦碰算谁的等等。用了第一次以后,我发现从下单到系统指定加电服务人员,再到服务人员的姓名/照片、实时位置、取车时间、取车后的行驶路径、加电地点、还车时间等等都有非常精确的记录。


现在我一直使用“闲时加电”,当车辆停放在我家楼下停车场且续航里程低于150KM时,APP自动呼叫一键加电服务,基本上做到了无感补能。

4. 驾驶和乘坐。我对于车辆本身的驾驶和乘坐体验目前表示满意,底盘舒适性我和家人都表示满意,一是坐姿高视野好,但是车身没有明显的“大车感”,二是我们家人个子比较高,头部空间和腿部空间以及横向空间都挺宽裕。


空间方面我觉得车身宽度也就是横向空间其实对于五座车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后排我家经常要坐两个大人一个孩子,以往的宝马5系由于后驱的原因中间有明显凸起,且宽度不够,导致在安放安全座椅以后后排中间位置非常拥挤近乎于无法长途乘坐。


ES6虽然长度不如5系,但是由于是纯电平台,后排地台全平且车身非常宽,后排坐三个大人也没有压力。

5. 续航。说电动车肯定绕不开续航问题。我买ES6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每年我超过200公里的长途行驶大约2-3次,最远就是一年一次的自驾回湖北单程1000公里左右。家里我父母还有一台帕萨特,所以我当时认为没必要为了1%的需求去牺牲日常99%的市内需求。


我日常用车地在深圳,深圳冬天的气候并不寒冷但拥堵程度高,这一点来说非常适合电动车的使用环境,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电动车冬天在北方确实空调制热还是个比较大的问题。我这几个月的使用横跨了深圳的冬季、夏季。


个人经验来说,无论冬夏,短途市内在300左右。我本人在深圳关外居住,在福田中心区工作,日常通勤距离单程15km,正常来说一周换电一次(因为在表显剩余里程100km以上就会换电了)。长途的使用情况放在下一部分仔细说说。

6. 长途体验。长途自驾对于所有电动车来说都是难题,难题体现在两点,一是高速公路充电难,不仅仅是充一次可能需要接近1个小时的问题,最让人焦虑的是服务区充电桩的可用性未知,可能你精打细算到下一服务区刚好充电,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可能电桩损坏什么的;二是长途行驶到其他城市或老家农村没有可用充电设施时的补能问题。


五一期间,我特意驾驶ES6走京港澳高速公路往返湖北黄石农村老家,就是为了验证蔚来精心设计和砸钱建立起来的补能体系到底能给车主带来怎样的体验。


京港澳高速从广州到北京基本上每200km左右一个的换电站。第一次开电车走这么长的高速,出发前我使用蔚来app上的加电地图服务制作了沿途服务区的换电和备用的充电计划。后来的体验证明,依靠G4上的换电站可以完全消除长途续航焦虑。


由于腰不太好的缘故,我每行驶1.5-2个小时就要进服务区休息十来分钟,基本上这个时间点足够完成换电。


不知道是不是样本太小的原因,这次沿途换电除了在广东境内的横石水服务区排队一次等了大约十五分钟,其余换电站都是随到随换。


换电站都建在国网或南网的充电站边上,换电时经常被正在充电的特斯拉车主围观和询问。从补能速度上来说,换电比充电要快得多。


换句话说,就算我需要等候换电,一样可以在旁边的充电站边快充边等,充电对我来说只是备选,而对于其他电车来说就是唯一的补能选择,两者之间体验的差距不用多说。

这次五一打卡的四个高速换电站


说一句长途的电耗问题。之前听车友说过,电车车速越高越耗电。经过我同一条路往返2000公里的经验,在控制时速的情况下表显平均电耗为19.8,和我平时市区内行驶差不多。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个长途的电耗是使用np且时速控制在115km以下的情况下得出来的,不一定对所有路况(爬坡还是下坡对电车电耗影响巨大)、时速、气候环境的用车都有参考意义。


另外,我在出发前用APP预约了异地一键加电服务,5月2日中午我开车抵达老家,当天下午就有加电专员到我们那里把车开去最近的充电桩(距离镇上15km的旅游景点)加满电回来放好。


原本以为蔚来会安排加电柴油车上门充电,后来蔚来服务人员告诉我他们会根据服务地点周边的加电资源情况合理安排不同的补能方式。我觉得这点非常好,如果在周边有可用的充电桩就没有必要使用成本高昂的柴油加电车来为车主服务。


在老家体验的异地加电服务

7. Nio Pilot。NP我的评价是,物有所值但仍需改进。和之前我对驾驶辅助这些功能的观点不一样,真正尝试过以后我感觉NP在市内和高速上的可用性都很强,最大的需要改进的点:


一是在市内道路极短距离旁边车道加塞进来时NP没有能够及时预判并刹车;


二是在进入曲率比较大的弯道时不会减速且超过40km时速会导致NP无法识别车道,需要人接管。


好在蔚来的FOTA频率比较高,基本每1-2个月都有新的系统版本迭代。希望NP能够越来越完善,真正达到放心和可用的水平。

8. 其他一些小毛病。选配的HUD、音响、女王座椅、座椅通风、香氛系统这些也挺好用。ES6的做工我个人认为是符合自己心里期待的,目前没有恼人的异响出现。


目前感觉影响使用的毛病,包括车友群里大家反映比较多的:

一个是360度全景影像拼接太差,四角畸变太严重;

另外一个是车机的断网问题(时不时出现,不知道原因)时而出现,影响多媒体和地图的使用;

最后一个是自带行车记录仪清晰度不高。


这里有些应该是硬件问题,有些可能是软件问题,但是蔚来一直没有能够解决,确实需要提出批评。


三、总结


多数人对于新生事物的认知都需要过程,可能是越来越好也可能越来越糟,完全取决于这个新生事物本身的好坏。


买车对于多数家庭来说都算是一个大件,在现在这个阶段花四十甚至六十万选择一台蔚来需要很大的勇气和理性。但是,好东西永远都会有人认可,只要它真的是好东西。


最后我许个愿吧,希望5年内蔚来能出一款A0级的小车,到时候买来送给老婆作结婚10周年的礼物。

蔚来车主 “风华.PDF“同学

2020-08-18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