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进贤房产信息「合肥北城最新消息今日 新闻」

时间:2023-08-09 10:16:01来源:

作者/郑明

老街的灵气,滋润着一代代人。

对于进贤,我算是个外来户。我的老家在温圳镇,属于古临川文化系列,从小喝着抚河的水长大,对于进贤,对于军山湖,知之甚少。

上世纪90年代,和进贤结缘,踏上了后街,领略了她的文化底蕴。

后街是这个城市的老区,是个泛化的街区,很大的一片老房子,房子与房子之间,是细细小小的巷道,蜘蛛网一般,纵横交错,老巷子里的风,永远不急不缓地吹着,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巷子里的老房子保存着历史的痕迹,却坐落在被遗忘的路口。

在后街的青石板路上里行走,不断发现有古老的粮店、老邮局、老印刷厂,摸着印刷厂里的铅字模,感叹世纪沧桑。

当然,后街给人的感觉最多的还是乱。街道窄,人流多,店铺没有规划,想卖什么就开什么店,铁匠铺、小五金、锅碗瓢盆应有尽有,每天听的都是交响曲。

和其联通的舒芬街、解放街……可以听到很多渐渐被人遗忘的故事,这些故事,久而久之,便不再被人提起。

早已鲜为人知的就有康王庙会。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1版《进贤县志》第502页记载:王姓康,曾主镇钟陵。宋神宗时,迎敌瀛洲,孤军堕重围,不屈战死。谕四方立庙祀之。

进贤民间的版本略有不同!

据原住解放街的朱师傅说,康王是宋朝人,他在进贤(当时称钟陵)做官,尽心为民。有一年天旱,居民没有水吃,就在后街有一水井,其水有毒,他怕群众饮水中毒,自己先饮,饮后脸上发紫,中毒而死。群众很感动,在县城坛石山(位置在原轧花厂,即今圳业太阳城靠近军湖路)立康王庙并塑像,在康王的生日那天(四月初八),自发举行盛大集会,朝拜康王,还请戏班唱戏,抬康王菩萨游县城十一坊,群众扎各种戏文随后,叫“迎儿郎”,热闹非凡。

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的福胜寺即如今的海云寺,里面塑有康王菩萨,但是知晓的人已然不多,康王崇拜成为历史。

在后街,颇有名气的有傅家祠。

进贤傅家祠位于县城后街原五里供销社店铺旁边,后民盟求实学校设立在祠堂旧址上。傅家祠为二厢二进建筑,中间有天井,门前有一对大石狮子。祠堂设计精巧,房屋面积不大,而占地面积很大,地势由低向高,拾级而上,气势恢宏。

据了解,民国时期的傅家祠算得上产业发展旺盛时期,有碾米、酿酒、店铺土地出租等附营收入,设有文书股、总务股、交际股等机构,还有总经理、副经理的职务级别。

在后街附近,还有一个曹家祠。

曹家祠本不十分有名,一直保存着,只是因为文先国先生发现民国时期的《曹氏族谱》,和《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扯上了关系,它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2000年6月12日,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致信邹农耕,告知曹雪芹家族有些问题没有弄清,需要邹先生帮忙摸情况。2005年12月期间,文先生前后几次到进贤姓曹的村庄找族谱,几经周折,在罗溪镇山东曹家,翻看1989年版《曹氏族谱》,看到了记录曹氏迁往县内15个村庄和南昌县武阳等3个村庄及苏州丰润的字样。到2006年12月,在进贤县张公镇公馆曹家找到了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版《曹氏族谱》,印证了曹雪芹家族不是北宋开国大将曹彬的后裔,而是唐代曹端礼在进贤延伸至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进士曹应龙,以及应凤、应麒、应麟、应鸾五兄弟中应麟公的后代曹孝庆。

这一发现,引得省内外专家纷纷前来调研,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曹雪芹研究会会长胡德平经过研究,在2007年国庆期间专程到进贤考察,并2008年1月8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搞讲座,宣读其著述的四万字长文,2010年7月在进贤县主持召开《曹雪芹家族文化研讨会》。


但是,这一切,都因前两年的棚改,被推土机推了,全然不见踪影。

好在地块开发的规划中,将建设“红学研究会”“文昌阁”“曲水书院”“民俗风情街区”等,多少还原后街的文化风貌,让人捡起一些记忆。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您喜欢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