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给峡谷拍照「峡谷艺术怎么拍」

时间:2023-11-30 08:16:06来源:

作为地质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峡谷风景深受户外旅拍摄影人,尤其是无人机航拍粉丝的青睐,一直被贴上“壮美”“震撼”等摄影标签。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多样、峡谷众多,受地理环境和四季交替、冷暖变换等因素影响,不同地方的峡谷风景各不相同、各有特点,通过摄影人辛勤拍摄的影像,我们得以欣赏到这些或早已名声在外、或仍然“深藏闺中”的峡谷图景。

本次精选7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不同切入点拍摄的峡谷风景作品,通过作者分享的拍摄构想、行摄经历和心得体会等分享,总结出部分精练实用的峡谷行摄诀窍,以期给更多摄影人启发。——编者按


黄河石林峡谷

光影明暗造质感

黄河石林峡谷光韵 杨杰 摄

拍摄参数:尼克尔24mm-70mm镜头、ISO 100、光圈F7.1、快门速度1/30秒、曝光补偿0ev、矩阵测光模式


位于甘肃省景泰县的黄河石林,生成于距今40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风化、雨蚀等地质作用形成了以黄色砂砾岩为主的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貌奇观。石林以古、奇、雄、险、野、幽见长,十里长峡如画廊,奇峰绝壁景恢宏,充分体现了粗犷、雄浑、朴拙、厚重的中国西部特色,是黄土高原孕育而成的美丽的中华自然奇观。人们来到黄河石林,都会为它那气象万千、雄浑壮观的景象所震撼。

行走在石林峡谷之中,景象万千,峰回路转,步移景变。石林中的石柱石笋大多高达80-100米,最高可达200米,犹如雕塑大师的梦幻杰作。接近日落时分,阳光透过峡谷顶部缝隙照进谷底和两边的黄色砂砾岩上,令人着迷。光线也给峡谷带来更好的视角感受。在这暖阳之中,石林奇峰原本雄浑、厚重的旷野之色被渲染到极致。

我选择了“人小景大”的拍摄方法,想表现石林的纵深感、空间感,而逆光下的日落和空气中的尘粒形成的光线氛围也强化了空气透视效果,光线明暗对比增强了视觉张力,从而让画面产生了由远及近、由亮变暗的视觉效果,营造出梦幻独特的氛围。

后期制作方面,我想表达的是一个人迎着阳光奔跑展示的希望和力量,所以需要增强对比度,特别是强化和突出光线给峡谷带来的神秘气息与震撼效果。因此,我通过光线的方向增加受光面和背光面的明暗对比,压暗了照片四周,形成光影的层次感。因为是日落环境,所以画面整体色调偏暖,云层部分也通过后期作了动态模糊,降低了天空饱和度,让天空更深邃。

我想通过这幅照片的拍摄和后期处理分享心得体会,呼吁更多摄影人用心去感受光线的方向、质感和温度。(文/杨杰)


安集海大峡谷

描摹纹理写画意

安集海“油画” 李俊松 摄

拍摄参数:大疆一代“御”无人机、ISO 100、光圈F2.2、快门速度1/320秒、曝光补偿-0.3ev、评价测光模式

安集海大峡谷,别称红山大峡谷,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安集海镇以西的天山北坡,安集海与奎屯之间。它发源于天山山脉,经过长年冲刷,在通古特附近冲出天山峡谷,在天山北坡下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冲积扇,以伞形向北张开。安集海大峡谷为南北走向,长约30公里,谷底宽100-400米,谷肩宽800-1000米,从谷底到谷肩高可达200米,最深处落差近400米。这里峡谷惊险、悬崖耸立,谷底深达百米。站在悬崖边上,寒风由沟底直往上涌,引得八方游客来此亲身体验。

峡谷拥有红山、黛崖、青峰、绿岛、碧水等景观,就像一条彩带飞舞在天山北坡脚下,是色彩较为丰富的地质奇观。峡谷中连绵起伏的红层地貌被密集的冲沟肆意切割,就像是用中国画传统皴法勾勒而成的山水画;高耸林立的丹霞地貌宛若迷宫,峭立在河谷两岸;黛青如漆的河水形似发辫,蜿蜒穿过五彩河滩,仿佛是从天边飘落的丝带;一根根或粉或绿、或红或黄的线条,排列组合成有规律的几何体,镶嵌在峡谷的悬崖峭壁上……这组气势磅礴、色彩绚丽的峡谷图画,使我感到深深震撼和无比惊讶。

安集海大峡谷一年四季都值得观赏拍摄,不同季节赋予峡谷风景不同的精彩。春夏峡谷边上草原绿草盈盈,牛羊成群。雨水充沛时节,安集海河沟壑纵横,曲线更为精美和梦幻。秋冬时节,或红叶斑斓,或白雪皑皑,又是另外一种景象。

为了安全起见,摄影人最好用无人机航拍,降低曝光度,以便加强光影效果,后期可适当提高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傍晚的峡谷最入画,此时的光影效果会让峡谷更加多彩。(文/李俊松)


俄博梁峡谷

星空璀璨探神奇

俄博梁峡谷星空 唐远尧 摄

拍摄参数:适马20mm f/1.4镜头,拍摄人物ISO 3200、光圈F5.6、快门速度6秒,评价测光模式;拍摄星空ISO 6400、光圈F2.8、快门速度30秒,评价测光模式

在我国柴达木盆地西北部,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镇东南方向约80公里,有一处壮观的地质景观,人迹罕至,神秘壮阔,这就是俄博梁。

这里干旱少雨、盛行西风,经过千万年风沙的侵蚀,各峡谷沟壑之间由垄脊、土墩组成了西高东低、造型各异的雅丹群落。20世纪50年代初,石油地质勘探者来到这里,在俄博梁中央地带打了一口探井,虽未打出石油,但井内喷涌出由天然气体、水及硫物质混合的热泉流淌至今,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后来,由于俄博梁及周边地带的地形地貌酷似火星地表,科考队进驻于此,建成长期科考营地,并命名为“火星营地”。

电影《生死罗布泊》讲述了几位地质工作者在交通不便、设备落后的条件下,深入罗布泊无人区为国家寻找钾盐矿产资源,最终牺牲在这片荒凉大地上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初期,8名女性地质工作者深入青海柴达木盆地,在杳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寻找石油资源,在返途中遭遇沙尘暴迷失方向,最终葬身在茫茫戈壁。无数勇士敢于探索、不畏牺牲的精神激励着我,我也想通过摄影纪念并传承这种精神。

俄博梁是人迹罕至的荒芜戈壁,是拍摄星空的理想场所。在2021年5月的一天,我来到了俄博梁。凌晨2点,我身处俄博梁的一个峡谷中,浩瀚银河正挂在峡谷上方的天际,我点燃火把站在峡谷中央,将峡谷照亮,遥控远处三脚架上的相机,选择人物对焦,定格下这神秘而广阔的一幕。然后,在机位不动的情况下,我选中天空中的亮星手动对焦,拍摄下第2张照片。后期处理时,我将两张照片在ACR中进行基础调整后,在后期软件中堆栈合成,再对星空进行缩星降噪和调色,完成了一张俄博梁峡谷星空照片。

大自然的神奇景象让人着迷,我也想把这份神奇和美丽,以及无数先驱者的探索精神,通过照片传递给更多人。(文/唐远尧)

莲宝叶则峡谷

意境渲染如梦幻

梦幻莲宝叶则 余湧 摄

拍摄参数:富士GF32-64镜头、ISO 100、光圈F11、快门速度1/4秒、曝光补偿0ev、评价测光模式、32mm竖拍接片

莲宝叶则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巴颜喀拉山南段支脉,位于四川省阿坝县境内,其名意为尊严的玉石之峰。山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海拔5141米,是“藏区十大神山”之一。这里山势雄奇峻伟,山体规模宏达,峡谷延绵不绝。

从进入景区大门开始,我们一路沿着公路驾车向上攀爬,短短半小时,海拔上升1000多米。站在山尖眺望,群峰林立,峡谷悠长,奇山怪石嶙峋,蔚为壮观。莲宝叶则山景区各景点特色鲜明:珠姆措融湖泊、奇山、异石、格萨尔王文化内涵于一体;落云措湖水宁静幽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湖中游鱼穿梭,湖岸瀑布飞扬,牛心石清秀圆润,山水相衬;扎尕尔措山峰雄奇诱人,沿途峰峦奇特,峰谷、山溪、异石众多……面对如此丰富的景观,如何更好地融合展现,成为拍摄难点,我想呈现一幅集深沉、悲壮、柔美、雄险于一体的有深远意境的画面。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纷纷扬扬,狂风伴着大雪肆意挥洒。雪后初晴,又刚好是日落时分,夕阳透过云层将光洒向山峰、洒向大地,映出了日照金山彩霞满天的绝美景色。山底的峡谷有湖泊水流,经过极寒后的日照效应,沿着山底峡谷开始雾气升腾,将群山包裹,如同人间仙境,又像电影大片里的场景,魔幻意境十足。面对此情此景,我感慨万分,这不正是梦寐以求的画面吗?

为了更好地把整个山形及包裹的云雾拍全,我采用5张照片竖拍接片的方式,让同行的朋友站在前面的石头上,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山体庞大、峡谷悠长与人在宏伟自然面前渺小的对比。后期简单加强了光影,采用冷暖对比的方式突出金山光影和山势山形,光的照耀让云雾更显立体与梦幻,山体及天空层次也更加分明,渲染出梦幻般的世界。(文/余湧)

檬子峡

山水结合映自然

山水檬子峡 谢谦 摄

拍摄参数:尼康17mm-35mm镜头、ISO 400、光圈F7、快门速度1/200秒、曝光补偿0ev、评价测光模式

檬子峡,地处中国西部秦巴山脉的米仓山深处、四川省旺苍县北部檬子乡境内,面积120多平方公里。峡谷总长39公里,呈“Y”形分布,有成片原始森林1.3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95%以上。

这里拥有神奇秀美的高山峡谷、飞瀑流泉、绝壁深潭、幽峡险滩、奇石异草等原始生态自然景观。其中,最让我着迷沉醉的是山与水的结合,由于落差大,峡谷内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大小瀑布130多处,如红豆杉瀑布、三姊妹瀑布、飞水坑瀑布、鸳鸯瀑布、含羞泉瀑布等。密集之处每公里有五六处,其中5米以上的瀑布36处,瀑布最高落差120多米。

檬子峡的水色不仅有壮美的瀑布,更有那流淌于谷底石缝的涓涓溪流,以及一汪汪碧水幽潭。夏日,行走于峡谷间,你丝毫感觉不到炎热,听水流潺潺,看山水风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跟随着自然的节奏,沉醉在这青山秀水中,所有烦恼一扫而光。一阵风吹过,夹杂着清爽水汽,无比惬意。峡谷中段的红色花岗石崖体和河床经过上亿年河水的冲刷,圆润光滑,形态各异,令人遐想。

这里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是摄影人的乐土,是光影的世界。(文/谢谦)

三峡瞿塘峡

前景巧用衬主体

秋红瞿塘峡 陈亮 摄

拍摄参数:尼克尔14mm-24mm镜头、ISO 100、光圈F13、快门速度1/20秒、曝光补偿0ev、矩阵测光模式

瞿塘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东至巫山县大溪乡,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却最为雄伟险峻。西端入口处,两岸数百米高的悬崖绝壁夹江而立,形如刀削斧劈,南岸为白岩山,北岸为赤甲山。两山恰似天造地设的门户,名为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山高峡窄,仰视碧空,云天一线,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足50米,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

随着瞿塘峡旅游不断发展,欣赏瞿塘峡美景的形式变得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乘船深入谷底驶过峡谷全程,又有在白帝城远眺欣赏夔门雄姿。近年来由白帝城到三峡之巅的步道和旅游公路建设,更让爱好摄影的游客可以多角度、近距离感受瞿塘峡的美景。

瞿塘峡两岸植被茂密,到了秋天绿叶变得火红,这是瞿塘峡景色最为迷人的时节。一江碧水,两岸红树、红叶招展,酒红、玫红、绯红、嫣红渐渐洇开……由黄栌、枫树、乌桕汇成的红叶的世界,红得声势浩大,红得荡气回肠。秋风中,黄栌与秋霜交错,于千仞绝壁间顽强生长。枫叶、乌桕红得既羞赧、又热烈,于山水间雍容傲岸。江风起,夔门两岸红辉如波似浪,与泱泱江水互为辉映。瞿塘峡山顶到谷底江面有1000多米的海拔落差,上下温差非常明显,从每年的10月底到次年的1月底这3个月时间里,红叶从山顶逐渐向谷底蔓延。

在我心中,将雄伟险峻的夔门同火红热烈的漫山红叶一同纳入画面才是瞿塘峡最完美的样子。夔门高耸入云,而满山的红叶虽多,但是大的也不过手掌大小,小的只有指头那么大,如何将两者很好地在画面中结合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每到红叶季节,我都会沿着峡谷的步道,深入红叶丛中,寻找特殊的角度构图,用有形态和线条感的红叶枝桠作为前景,清澈碧绿的长江水为中景,高大雄伟的夔门为远景,以驶过江面的船只作为点缀,让整个画面层次丰富。这样既表现了红叶艳丽的色彩,又展现了瞿塘峡的全貌。拍摄时,我把对焦点设置在前景的红叶上,缩小光圈,以获得更大的景深,让前、中、远景都清晰。后期处理时,我对有指向性的红叶枝叶做色彩和明亮度的适当提升强化,同时加强对峡谷崖壁的刻画,表现质感。

风景摄影涉及方方面面,拍摄前要构思好,拍摄中要把握好,后期处理要调整好,方能得到理想的画面。(文/陈亮)


果子沟峡谷

延伸构图拓空间

果子沟峡谷悠远深邃 孙云惠 摄

拍摄参数:尼克尔24mm-70mm镜头、ISO 100、光圈F11、快门速度1/30秒、曝光补偿-0.3、矩阵测光模式

果子沟峡谷风景秀丽、景观奇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名胜之地。果子沟又名塔勒奇沟,因山沟内遍布野生苹果而得名。它纵贯北天山,自古就是通往中亚、欧洲的重要通道,现在仍是312国道乌鲁木齐-伊犁公路的必经通道,也是伊犁的天然门户。

果子沟峡谷地势险要,全长28公里,沟内山峰耸峙、松华繁茂、果树众多、鲜花竞放、涌泉飞瀑,景色优美,是摄影的天然宝库。果子沟大桥全称“果子沟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横跨果子沟峡谷之上,全长约700米、桥面高200多米、跨径330米、双向四车道。从远处望去,大桥如巨龙般蜿蜒腾空而起,穿山而过,秀美、修长、壮观。

一次假期,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果子沟大桥附近的拍摄点。新疆天气变化多端,刚才还是晴空朗朗,不一会就乌云密布,随后就下起了黄豆大小的冰雹。经验告诉我,极端天气之后一定有意外的惊喜。待到风停雨歇,我们马上拿出相机开始拍摄。我利用谷底的蜿蜒公路作为引导线构图,这样既可以将观者的视线引向峡谷的深处,又能表现峡谷的壮观气势。因为刚下过雨,原本平淡的峡谷中,云雾快速游走,太阳穿破云层,一束金色的“电筒光”从天空照射到峡谷里,让这峡谷充满生机,也让我用相机记录下的画面充满意境。

为了让桥和峡谷都清晰,我采用了小光圈、低感光度,测光模式为矩阵测光,这样逆光拍摄测光更准。由于光比大,有强烈的太阳光,曝光补偿作了适当减少。后期处理时,我重点突出峡谷的蜿蜒曲折和果子沟大桥的宏伟气势,作为陪衬的云雾和阳光让画面更有氛围。(文/孙云惠)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