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特斯拉降价 比亚迪呢「特斯拉宣布涨价」

时间:2023-08-04 18:15:53来源:

11月23日,比亚迪在其官方微博发文称,将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

对于此次涨价,比亚迪在公告中也提及了具体原因。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二是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来源:比亚迪汽车微博

就取消补贴而言,以中低端车型为主的比亚迪将受到明显影响,其价格优势将明显削弱。对于低毛利、高销量的比亚迪来说,这种“变相”的压力具有一定冲击性的,提前涨价是不得已的“被动”选择。

相比电池原材料的不断暴涨,取消补贴带来的影响还算有限。由于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车企利润遭严重挤压。虽然比亚迪具备整个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能力,但面对产能跟不上需求的局面,还不足以实现短期内赋能,所以涨价仍然是目前最“稳妥”的选择。

在这两点“合情合理”的解释之后,比亚迪在公告中也强调: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利用国补取消进行促销,比亚迪也将“锁定”更多的客户。

作为新能源汽车赛道的两大巨头,比亚迪的涨价与此前特斯拉的降价形成明显反差,这也让比亚迪这次涨价被“赋予”了一些特殊意义,譬如说这是自主品牌的一次反击。

但是,在极高的毛利率下,如果特斯拉再次大幅降价,比亚迪或许还能凭借高销量来应对,但其他的新势力又拿什么“抗衡”呢?

新能源补贴倒计时

今年5月,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在就《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相关情况答记者问时再次明确,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

从现行的补贴政策来看,30万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产品不享受补贴,因此取消后市场份额并不会出现较大波动;五菱宏光mini等中低端的小微型产品,由于不在补贴车型内,因此也不会受到影响。

但对于中低端车型来说,在失去补贴后性价比优势将大幅下滑。

比亚迪的走量产品基本都是中低端车型,无论是王朝系列还是海洋系列,价格区间正处于10万到30万之间,取消补贴后销量将受到一定冲击。

具体到补贴金额,对于插电混动车型来说,补贴退坡有4800,由于混动车型锂用量比较小,比亚迪自己承担电池成本问题不大。但对于纯电车型来说,补贴将减少12600元/台,比亚迪不涨价确实不现实了。

值得注意的是,距离国补取消上有一月有余,比亚迪为何在这个时间节点宣布涨价?答案并不复杂。

自从新能源车国补退坡进入倒计时后,大多数车企、经销商都借势开展了一波“国补促销”。比亚迪此番提前宣布涨价,其实也是希望带来年末“抢单”的效果。

这波促订单的效果,至少让比亚迪锁定了12月,以及明年第一季度的潜在用户。有利于比亚迪进一步积累手中订单,也有利于其明年年初涨价后销量的平稳过渡。

一方面,这波涨价保证了比亚迪订单的延续性,以免用户因为担心在元旦前交付不了车而不敢下订单,或者已下订单用户到时候预期降低,导致购车体验下降。

另一方面,则是继续积攒订单,11月和12月加以往存量订单,有望保证第一季度比亚迪有足够订单交付,也就有了大量时间让用户心理上接受国补退坡的影响,值此过渡时期,抵消取消的影响。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年底前购买符合条件的电动车,还能赶上“国补”末班车。

一位近期刚刚购买某品牌纯电汽车的消费者告诉锌财经:“现在再不买,下半年补贴减少,又要多花一万多块。”

新能源汽车已经度过了政策补贴驱动的阶段,新能源车企也需要“断奶”,走出圈养模式。补贴取消具有必然性,那么车企就需要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成本,或者涨价。

研发技术需要成本,汽车销量越高,平摊后的技术成本就会越低。比亚迪近两年销量爆发,长期处于“产生跟不上需求”的情况,有底气应对补贴取消。但其他众多造车新势力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销量相比之下根本谈不上高,大多月销不到1万台,难以通过销量平摊技术研发成本。

可以预料的是,明年年初,国内新能源车市将再掀起一轮涨价潮。

电池成本暴涨十倍

动力电池原材料和动力电池的价格上涨,已经给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造成了较大影响,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已经远大于技术进步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据上海钢联11月23日发布的数据,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59万元/吨,去年1月初该原材料的报价为6.2万-6.7万元/吨左右,涨了近10倍。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