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魔都有个村 居然建在高尔夫里「女人街高尔夫大世界搬哪去了」

时间:2023-10-31 12:16:36来源:

在上海,提到旗忠板块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别墅,而且是那种超大的独栋别墅


这里有两三千万起的长岛别墅、中房森林、御涛园,有五千万起的中星红庐

南面还有五六千万起的绿城玫瑰园,六七千万起的华府天地



养云安缦住一晚也要8w,可以说旗忠板块,是实打实的别墅区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这里面还藏着一个非常 特殊 的村子

也是一个离旗忠板块核心资源最近的一块地,可以说是一头扎进高尔夫球场了



近到连对面高尔夫打到第几杆、进没进洞都知道



所以走在村间小路上,天气好的时候,你就会看到,那边在边打高尔夫边谈生意,这边村民在钓鱼,嘴里还叼根烟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


01
闵行区马桥镇旗忠村
这就是,坐落在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的旗忠村


以前我们父辈经常翻报纸的话,可能对这里还有印象

来源:1997年《北方园艺》


村子对面就是高尔夫球场,村子里面家家户户都住大别墅


图片


更神奇的是,村民可以不用出去工作,也有钱拿


他们还有自己的工厂、自己的公司,每家每户按人头来 发钱



更奇葩的是2008年,平均每户“分红”能达到 28w


要知道08年上海新房均价才1.2w/㎡,28w都可以去外环外买套房了
02

这是真的吗?


这里真的不用工作也有钱拿吗


我绕着村子走了很远才找到一处吃饭的地方,同桌的人跟我聊起这个村子


“是真的,我们这一个出来兼职的大姐家就是那个村子的,他们村子每月都发给他们4000多块钱”



又找了几位住这周边的人,都表示


这周边几个公司、驾校,都是这个村的产业,他们村民不用工作,村子里每月也会按户发钱,逢年过节还有额外表示



不过都是只言片语,直到我采访到一位住在村里的村民阿姑(化名),她明确说,这里村民



每户每月能领到4000多元,而且每年五一、国庆、春节,还有额外补贴,以春节为例,每位可以拿到2000元左右



甚至村民孩子读书也有补贴,初中2500元/年,大学费用也有(没透露),老人费1300元/人,此外,还有生日费、体检费...


我还是不太能够相信,这种操作我只梦见过哪亲眼见过


直到我在《上海农村期刊》找到一份比较正式的文字


原来真有这样的事


不过相应的,这个村子也很“排外”


这些大别墅,不能买卖,只有使用权,没有房产证


也不能外租,就算亲戚借住也不可以,有很多人,很喜欢这里的房子、安静幽美的环境,想要买,都被拒


甚至还有中文说的很溜的老外过来咨询买房事宜,村民连忙说NONONO


如果发现有外人租住的情况,那上面所有收入都会取消,所以在这里,除了村民,你看不到外来租户


聊着聊着,我看到一个非常年轻的小姑娘就进入村子了,我就好奇问了下,这也是住这里的,看着像租客啊


然后村民赶忙解释,“她是嫁过来的,外人住进来,就只有这个方式了”
03
钱从哪来的


其实总结起来,上面说的钱,还只是村民收入的一部分


归结起来,村民的收入,主要有这3大类


➤ 在工厂上班时候缴纳的社保,退休后可享受养老金
➤ 新风户补贴,就是第2部分说的,按月按户发钱的那种
➤ 工龄买断相关费用(村民介绍在十几到二十几万不等)
➤ 其他分红(比较神秘)


这里的村民,曾经也都是旗忠村旗下企业的员工,那个时候应该是在1980年代


那句“进工厂、住别墅”,说的就是旗忠村村民


旗忠村开办过很多企业,比较有名的有这6家:


上海马桥电缆厂、上海电气研究所变压器厂、马桥金属线材厂、上海旗忠汽车修理厂及上海市驾驶员培训中心


从目前可考的利润数据,能看到旗忠村在上世纪80、90年代,光净利润就已经达到千万起


2000年还没过完,旗忠村的净利润就达到1.38亿元


这就是给村民发钱的底气


让人觉得神奇的是,其实1980年代刚开始的时候,旗忠村明明是那个最穷的村子,这里当时还被称作“西伯利亚”的旗忠村


这个绰号不仅因为它落在马桥乡的西北角,还因为它又偏又穷


穷则变,变则通,1984年,旗忠村的人开始努力寻求“生路”


第一步,就是搞副业



1984年,被穷逼得喘不过气来的村书记高凤池,开始带领村民寻找发展的道路


他走的第一步是向副业开路,种植了80亩甘蔗,开挖了140亩鱼塘,同时饲养家禽牲畜,种蘑菇


村里还组建了农业、副业、果树、蔬菜四个专业队,在周边农村还在景经营家庭小农经济的时候,旗忠村就开始把小农经济往机械化现代农业发展


然后每家每户都干的热火朝天,那个时候仅那一年的副业收入就有20万元


要知道那时候,如果一户人家有1万块的资产,是要上报纸的,那叫“万元户”


随着旗忠村越来越富裕,后期还办起了工厂,旗忠村村民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它将原来25个自然村,集中规划为三个居住新村,计划建330幢二层小楼


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前面看到的一幢幢别墅的1.0版本,现在还能在这个别墅群里,看到这种那个年代流行的建筑风格


来源:《一个富裕美丽的新农村——上海县马桥乡旗忠村》,作者:王瑱,摄影:晓旭


集中建设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节约了土地


而且这些新建的小楼,施工质量好,设施配套也比老式村建筑更齐全,小别墅旁边还栽树种花,非常干净


这样一来,大家不仅住的更好了,还节约了100多亩土地



直到现在,如果你去旗忠三村走一圈,还能发现这种小楼



虽然现在看已经败落了,但依然能从这样的规格看出,上世纪8、90年代,在上海能得到一幢这样房子的喜悦和体面


04
旗忠村的野心可不仅仅是副业


旗忠村在挖到乡镇企业的第一桶金后,并没有停止脚步


第二步,开厂子


旗忠村分别成立上海马桥电缆厂、马桥金属线材厂等企业


不会开厂,就去科技部门请教专家,开不灵的就关闭,只经营那些效应好的厂子,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马桥电缆厂


现在你从地铁5号线颛桥站下车,开车十几分钟就能看到光华路2800号,已经改制后的马桥电缆厂,现在是上海华普电缆厂



就是靠着这电缆厂,旗忠村走向富裕之路


在此基础上,旗忠村先后还办起了上海旗忠汽车修理厂、上海旗忠高尔夫俱乐部、上海森林体育城有限公司等企业



从20万,到1.38个亿,旗忠村只用了14年


进入2000年后,旗忠村又迎来了第三轮“繁荣”


旗忠村以本村的名义,征用了周边7个半村,共13000亩土地,然后建高尔夫、网球馆、高档别墅


这里存在很多争论,包括那个有名的每户分红28万的奇闻,但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我们再回溯这个村的发展轨迹的时候


让人羡慕的依然是村子刚刚起步时,大家一起摸索、一起拼搏、团结向前的劲头


这其中,除了搞副业、开厂子,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拼搏,应该就是2002年


这一年,上海争取到了大师杯网球赛的承办权,这在当时引发很大轰动,那个时候中国刚刚开始和国际接轨



而这个比赛,就在今天的旗忠村网球中心,这个著名的屋面可开合的动态建筑



此后,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大师杯网球赛均在这里举办


旗忠网球中心也随着费德勒一次次的挥拍进入全世界观众的视线


最后,


从曾经的“西伯利亚”村


变成全国前十的富裕村,旗忠村完成了从0到1的转变



从20万到1.38个亿,旗忠村也只用了14年,这件事的背后,它一定做对过什么


其实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自己的转型期,这其中有无数未知,也有无数机遇,是随波逐流还是抓住机遇,会造就日后巨大的差异


现在我们再回溯这个村的发展轨迹的时候,让人激荡人心的


还是那时候家家户户干的热火朝天,进工厂、住别墅的样子


以及一个村子在时代起伏下,敢为人先的劲头


以上为正文,来自真叫卢俊团队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