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永久出行app押金「六号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时间:2023-10-31 14:16:09来源:

官网消失,APP无法打开,1500元的押金记录没了....这些事都让途歌的用户遇上了,可能是史上最惨的消费者了吧?毕竟连维权的第一步都迈不出去。

自去年底开始,共享汽车公司途歌(TOGO)就持续被曝光拖欠押金、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款项等负面的信息:

■拖欠押金:

有不少途歌用户反映,申请退押金原本应该在7-15个工作日内到账,可两个月过去了押金仍迟迟不到。甚至有用户经历了半年押金未退的情况,一位途歌用户在贴吧上反映,自去年12月到今年6月,打了无数客服电话,也投诉过,官方的回复永远都是,退押金已提交申请,待财务审核后会自动退至其账户上,当然至今也未收到退款。

■拖欠停车费及员工工资:

有用户称途歌共享汽车已经收走,而负责帮途歌挪车和调度车辆的地勤人员则被拖欠了十几万的停车费。

据了解,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尤其是在热门地区,停车费是笔不小的开销,而途歌可以随地停车,所以会产生特别高额的停车费,用户自然不会“接力”,这些车辆最终要由地勤人员收回。有媒体此前报道,“有时,地勤人员一个月垫付的停车费就超过10万元”。

另外,途歌广州员工被公司拖欠了两个月工资。

今年初,用户上门要求退还押金时,途歌方面的回应则是,因资金压力大,每天只能退还15名用户的押金,同时需要用户到公司进行现场登记。以此计算,200 万用户,每天 15 个人,最快也需要 365 年多才能退完。

而此后,途歌公司情况愈发不容乐观。

今年6月,200余份跟“共享汽车途歌退押金”有关的车辆租赁合同纠纷判决书被密集披露。这些判例涉及北京途歌科技有限公司拖欠用户押金、合作商款项等。在多起纠纷案中,对于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该公司履行状态显示“全部未履行”。

9月23日,天眼查数据显示,途歌已成为最高人民法院公示的失信公司,其投资的深圳市前海途歌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也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

截至目前,北京途歌科技有限公司累计有112条来自全国多地法院的被执行记录,其失信被执行人记录也增加至19条。在19条失信被执行人记录中,过半是标的金额为1500元的退押金纠纷。

途歌创始人王利峰也成为“老赖”,早在今年7月就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下发了限制消费令。

9月26日,途歌官网被发现已无法打开,当用户访问官网时,官网提示“该网站暂时无法访问”,原因包括“未备案或未接入、网站内容与备案信息不符、或备案信息不准确”等。

不仅是官网消失,还有用户发现途歌APP也打不开了,途歌热线已提示“无此业务号码”,各停车场内共享汽车被全部开走,公司办公地址也已搬空。

更可怕的是,许多尚能登录途歌APP的用户表示自己的押金记录都看不到了,这彻底堵死了用户退押金的道路。

公开资料显示,途歌成立于2015年7月,9月APP正式上线使用,旗下拥有奔驰Smart、宝马mini、宝马1系等多款共享车型。采用“随借随还”、“接力用车”的分时租赁经营模式,用户不需要在指定区域即可还车。

短短两年,途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迅速开辟市场,获得不少用户群体。途歌一度被认为是投放车辆最多、市场份额领先、成长最快的共享汽车品牌。

在途歌快速扩张的几年里还获得多家投资和基金公司的资金支持,共对外宣布完成六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5亿人民币。最近的一次融资是在2018年10月,途歌宣布完成千万级美元B2轮融资。然而不到两个月,途歌“押金门”事件就爆发了。

2017年是共享经济的巅峰时期,共享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仅是共享单车一个项目,就诞生了多个品牌,大街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单车,人们对这个新事物的崛起充满好奇,而投资者也对其前景十分看好。

然而曾经热火朝天的共享经济,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倒闭的、涨价的、跑路的....共享经济的前景自然也被划上了问号。

这不,那边ofo小黄车遭遇“押金退还挤兑”,几百万人的押金还没退;这边摩拜单车创始人就急着“离场”。在经历了大浪淘沙后,目前市场上还剩下哈啰单车、美团点评旗下的摩拜、滴滴旗下的小蓝单车等几个厂商相互竞争。

前阵子,共享单车还迎来集体涨价潮。据悉,哈啰单车从原来的1元半小时涨到了1.5元半小时,摩拜从最初的0.5元半小时涨到了1元半小时。

共享单车涨完,共享充电宝也涨价了,早前从每小时1元上涨至1.5元或2元,目前的普遍价格是4元/小时,最高的8元/小时。

“现在是共享经济的资本寒冬,在没有新的资本注入时,涨价就成了企业自然而然的选择。”共享单车涨价的逻辑同样适用于共享充电宝的涨价。经过前期的竞争,市场格局洗牌,头部企业出钱,在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之后,涨价也就成为必然。

共享经济的江湖从来未曾平静,现在,共享汽车又“一地鸡毛”。目前获取的资料显示:

2017年3月,友友用车发布停止运营公告;

2017年10月,EZZY宣布解散;

2017年11月份,天津红极一时的共享汽车"SHAREN GO"被曝跑路;

2018年5月,麻瓜出行共享汽车宣布停止服务;

2018年6月,北汽旗下业务轻享出行宣布进行业务升级。

这边共享汽车途歌似乎也要凉凉,创始人更是沦为“老赖”。

在业内人士看来,和共享单车无异,共享汽车企业盲目扩张、资金链断裂,对消费者需求的过高估计,以及对运营成本的过分乐观等,都是造成企业“崩盘”的原因。

“这辈子排过最长的队,便是‘退押金’的队”,在退押金的漫长道路上,ofo用户“终于”不再孤独了。

(编辑:崔崔)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