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八十年代油价「70 80后看哭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变化 看到油价大家沉默了」

时间:2023-12-14 18:16:07来源: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正式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2018年12月,4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我深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借此机会,大啵今天带你回顾这40年间祖国在出行、生活上的重大变化!

出行方式的改变



▲1985年北京天安门广场

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各行各业都赢来了飞速的发展,汽车行业也不例外,不过那时拥有一辆私家车依然是大部分人都遥不可及的梦想,除了国产的老上海、212吉普车外,拉达、波罗乃兹、菲亚特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几个品牌,下面这几个车,要不是个60后、70后,你说你见过,大啵还真不信~


当时能买得起轿车的非富即贵,而且还不能个人购买,只能单位购买。就像如今去风景区穿奇装异服拍照收费一样,当年放一辆汽车供游人照相也成了一门生意。


▲80年代上海外滩


▲80年代北京,和汽车合影的女子

所以早期人们出行主要靠的就是自行车。一辆“二八”自行车,就算你没骑过,也绝对坐过。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中国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都感到惊讶,人多自行车更多。


▲80年代长安街上的自行车大军


▲80年代北京街头,孩子坐在父亲改装的自行车上


▲80年代购物券、工业券

但就算是自行车,也不可能人手一辆,因为那时购买自行车不光要钱,还需要工业券,一辆自行车需要6辆工业券才有资格购买,一家人东拼西凑很久才能凑够。


▲80年代公共汽车票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公共交通纷纷开始由国有转向自营,公共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成为了大家出行的另一个交通工具。那是全国很多地方都盛行有轨电车,票价大多在1角-5角之间,月票5元左右。根据大啵父亲的描述,那会儿的公交车可比现在挤多了,“多挤都得上去,要不然就得在等1个多小时”,足以见得那时候公共汽车对百姓出行的重要程度。


▲80年代有轨电车

时间进入90年代后,国内的汽车品牌和种类已经开始呈“雪片式”发展,桑塔纳、夏利、切诺基等至今仍然脍炙人口的车型活跃在私家车市场上。汽车不再成为遥不可及的东西,个人购车也成逐渐成为可能。


▲1996年国内汽车销售价格


▲90年代进口六代思域,至今来看仍然非常经典

但当时的汽车售价却并不便宜,一辆96年的1.5L进口思域售价达到了28.5万,进口宝马528i售价高达76万,就连国产的桑塔纳也卖到了13.8万。要知道,当时正常百姓的工资一个月也就几百元,就算以现在的购买力来看,也十分昂贵。


▲1990年长安街上,黄色“面的”已成主力军

那实在买不起车怎么办?可以打车啊,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掀起出租车浪潮。北方朋友印象最深的当属天津大发,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黄色的面包车飞驰,除此以外,还有柳州五菱、昌河铃木等面包车。


▲1996年北京某出租车调度站

不过出租车在当时也算是“高消费”,基本都在1元/每公里,有句形容有钱人的顺口溜:腰里别着BP机,出门坐车得打的(di)。


▲2002年河北石家庄第一家4S店开业

直到1998年,广汽本田建立了国内第一家4S店,新车销售变得规范化和透明化,随后这种在当时十分先进的汽车销售模式,就迅速火遍全国。人们收入越来越多,而汽车价格变得越来越便宜,这时很多家庭才真正有购车的考虑。


▲2002年大啵家里购买的第一辆车——奇瑞

2008年以后,全国房价呈爆发式增长,从那时起房和车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国内的汽车销量也从2008年的938万台,增长到2017年的2888万台,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从改革开放初期,每个家庭有1.2辆自行车,到如今小汽车的家庭普及率已经达到27.7%。

车牌变化

不同于私家车,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车牌的变化就比较少了,早期是2位省市区编号 分隔符“-” 5位登记号码,这种牌照一直使用到8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初期车牌

1986年全国更换机动车牌照号码,俗称“86式”车牌,这个牌照想必大部分70后、80后都见过。“86式”车牌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当时日本车牌格式的影响,采用了上下两行的文字设计,上面一行小字表示“发证机关代码”,省市区全名 两位数字序号,下一行大字是五位编码。


▲“86式”车牌

直到1992年,“92式”车牌正式诞生,它的格式和外观不再赘述,就是我们现在一直在用的“蓝底白字”车牌。“92式”牌照的设计不难看出是借鉴了欧盟的经验。和“86式”相比,“92式”只有一行字,字体大了许多。


▲“92式”车牌

再后来“02式”车牌出现。2002年8月,公安部决定在北京、天津、杭州和深圳4个城市,开展启用“二OO二”式机动车号牌的试点工作。“二OO二”式车牌的设计参考了美国车牌的形式,其号码容量由“92”式的34万扩大到3600万,比之前提高了100多倍。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二OO二”式车牌仅发放了10天就被叫停了。


▲“2002式”车牌

叫停的原因至今都未公布,有人猜测是因为“02”式车牌自编度极高,车牌内容出现大量的不健康或侵权内容,影响不好。总之,短短发布10天就夭折,这堪称新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车牌,甚至大部分人可能都没听说过这类车牌。

油价的变化

说完了让大家高兴的、值得回忆的,大啵再聊聊让大家沉默的——中国油价。


▲80年代汽油票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油价并不像现在这么敏感,毕竟私家车太少了,所有汽柴油也一直是由原商业部统购统销,那时国内的汽油只有66号和70号两种,价格大约在0.1元-0.15元/公斤(凭油票加油,1公斤汽油=现在1.2L汽油)。作为零售环节的加油站数量也很少,相关数据显示,1985年全国加油站仅有3600多座左右。

▲80年代的国内加油站

时间进入90年代,随着国家对原油、成品油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国内社会各业和各种经济成份纷纷进入涉足加油站,加油站数量急剧增加,到1994年,中国加油站数量已经突破4万座,此时90号汽油也陆续出现在国内的加油站中。在1993年-1998年的几年间,国内汽油的价格也一直比较稳定,终保持在1.5-2.0元之间。


直到1998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成立,双方通过收购、新建等方式大规模扩张加油站的数量,树立统一的加油站形象,制定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至此,以“两桶油”为基础的全国加油站体系正式形成。

不过令人稍感遗憾的是,“两桶油”的组建和疯狂扩张,并没能有效的控制住国内油价。在2002年3月-2012年3月的10年间,国内的93号汽油(后改92号)市场价从2.50元疯狂攀升到8.33元,涨幅高达233%,上涨速度令人咋舌。


当然有人会说,这国际油价它不稳定啊,那大啵又得用另外一组数据打你脸了。2008年3月,国际油价为147美元/桶,国内油价为6.3元/升;十年后,2018年5月,国际油价为75美元/桶,国内油价为7.4元/升。10年过去了,国际油价打了对折,但国内油价依然在涨。无论中石化、中石油再怎么解释,车主们只有一个感觉:桶贵了。


不过说了这么多,大啵并不是想抨击中国油价高,毕竟我们今天是以盘点追忆为主,大家看看2002年的油价解解馋得了。在这大啵也插播一个近期油价的好消息,下一轮国内油价调整窗口将于12月14日(本周五)正式开启,届时将大概率迎来“4连跌”,如果你现在油箱还有油,就等周五调价后再加吧。(没油的同志们,这两天推车也得给我挺过去!)

铁路行业发展

回顾改革开放40年,铁路行业的发展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1978年时普遍的绿皮车到现在的动车高铁,折射出40年出行的大变迁。历经6次提速,如今仅需4个小时,便可通过高铁完成京沪连线。


从2008年中国第一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速铁路开通,至2017年,国内高铁总长度已超过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长的65%,是铁路强国日本的10倍。中国速度,令人惊叹!

除了上述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还体现在各个方面。

通讯: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家庭已经拥有固定电话,但电报、书信仍是主要通讯方式。那时小情侣约会,就得提前写信或者电话通知时间、地点。90年代BP机出现,使用过BP机的人现在孩子最少都会打酱油了。这个本以为可以改变通讯行业的工具,却在几年后就被移动电话取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如今中国网民已经达到8.02亿,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15亿。



▲1986年,北京颐和园约会的情侣

衣着:40多年前,中国社会曾流行“假领子”以延长衬衫使用寿命,且多为蓝色或灰色,北方地区亲切的称为"板儿蓝"、"板儿绿"。从上世纪90年代起,许多西方品牌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外国服装潮流很快流入中国,西方生活方式和衣着趋势越发受欢迎。如今,商场里,网上等线上线下的各种商品,造型别致,式样繁多,任意选择。


家具:以前中国85%家庭有一台收音机,仅32%买得起黑白电视机。后来如今每家平均拥有1.2台彩电。从前基本都是手洗,如今89%家庭拥有洗衣机。以前中国城市家庭有电扇的比例仅20%,如今空调安装率达90%。


尽管大啵没有亲眼见证完整40年的变迁,但我们真切享受到了祖国4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

改革开放40周年,祖国的芳华,我们的芳华!2019年,我们与祖国重新出发,期待创造更强、更快、更高的中华民族!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