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路虎揽胜二手车保值吗「570和路虎揽胜哪个保值」

时间:2023-01-22 10:16:28来源:


各位同学大家好!

现在开始回答5个来自

往期「寅哥么么答」留言中的问题


Q1 :为什么路虎揽胜新车加价,二手车却不保值?| 00:57-03:13


Q2 :寅哥之前说要单飞,那有什么节目计划?| 03:14-08:26


Q3 :小鹏P5看起来其貌不扬,为什么每个月销量反而不错?到底有什么产品力?| 08:27-11:36


Q4 :看上了比亚迪秦PLUS DM-i ,没有充电条件的话,有必要买120km的长续航版本吗?| 11:37-13:06


Q5 :中国人的购车习惯更像日本还是美国?| 13:07-14:48


Q1:全新揽胜在国内预售了,据说又要加价,为什么揽胜新车加价,二手车却不怎么保值?


我这些年的印象,路虎很多车型保值率在欧系豪华品牌里算是挺正常的了,当然没法和陆巡奔驰G这种特殊车型比,但至少和BBA里面正常车型是差不多的。其实这类豪华品牌很多车型保值率不高,在于持有成本和维修成本都太高了,揽胜当然也是如此。而为什么路虎新车加价明显,我觉得拿好多年前的揽胜极光就能看出来,造型和气质上真的有非常大的加分项,你能想象现在卖30万还优惠的揽胜极光,当年刚出来的时候进口卖五六十万还得加二十万么,不只国内如此,一些美国的消费者也是这样。只不过,加价能持续得了多久就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Q2:寅哥之前说要单飞,那有什么节目计划?


也正在犹豫中,能做的节目、积累的素材和选题都很多。比如特斯拉Model 3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冬季续航实测,坦克300一整年用车后的感受和问题,自家要用的宋PLUS DM-i购车和体验心得,高速续航油耗为啥还能测的不准,适时、分时、全时四驱到底该怎么买,这些我初定为一个月大概更新两期的深度选题;另外也可能把么么答节目视频化,做成比较短小精悍可以放在抖音之类视频平台更新的;还有一些固定去测试、希望推动行业发展的,比如辅助驾驶系统舒适性评测……


另外还有一直想做的数码类内容,比如降噪耳机的评测对比,现在数码圈评测者做的,对实际体验相差甚远,又或者是一些相机的选择购买,和汽车类内容很多都是互通的。购物的思路、如何理清自己真实的需求,其实我真正觉得做起来开心的是分享给大家这些,而数码类产品相比于汽车更容易去尝试购买,大家更能很快体验到实际效果。


不过从这么多年经验来说,这些内容可以有信心是具备足够价值,但流量和点击都不一定高。所以也需要一些全新的形式,看看怎么在不违背初心的情况下,做得更好玩……也欢迎大家多多提意见啦:)



Q3:小鹏P5看起来其貌不扬,为什么每个月销量反而不错?到底有什么产品力?


确实造型上,尤其是整体线条比例显得非常“普通”,但空间表现很不错,类似理想ONE那个车用订制充气垫睡觉的功能,虽然对于我这种身高不太行,但是更接近平均身高的人是OK的,也很注重反向供电这类适合露营的功能;类似蔚来的车友圈,可定制化的各种小道具和产品,这些都是传统车企玩不转的。非常低的风阻系数,我猜测在中高速行驶的续航方面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反而是NGP和激光雷达,辅助驾驶等等,实际体验过第一批试装版,虽然没有激活激光雷达,但基础功真的比较一般(跟车距离,制动舒适性,参与性),不知道OTA之后进步如何。说实在的这车的辅助驾驶实用性在我眼里远不如看似落后的大众ID.3,可也必须承认对于很多消费者追求科技智能化来说,也许真的很有吸引力吧,包括车载无人机监控等等功能,看了一些车主的实际体验,还有NGP官方在广州的测试宣传片,都并不如预期。


其实P5销量增高的背后,除了车本身的优点,还是消费者对小鹏品牌的认可度,包括充电站网络、经销商网络,车友推荐的生态圈等等。



Q4:看上了比亚迪秦PLUS DM-i ,没有充电条件的话,有必要买120km的长续航版本吗?


没有充电条件,从车辆的油耗和动力表现上来说,55km版本都不会比120km差(甚至油耗还会更好),也不用担心电池容量小了带来各种体验下降,毕竟就算55km版本也是8度电,足够大了。没有直流充电口,反正本来就没有充电条件嘛,也无所谓。


主要问题是,55km版本一来好像是没有反向充电条件的,就是想要露营做饭供电什么的就不太可能了;另外就是120km版本才提供全速自适应巡航,这个有点难受,如果是经常城际间、高速行驶还是非常好用的。



Q5:本田经常把日规车(奥德赛、飞度)引入国内,而丰田则是引入美规车比较多(汉兰达、赛那),寅哥觉得中国的市场需求,更像日本还是美国?


中国人口太多,市场也太大了,有些地方需求像美国,有些地方像日本,甚至有些地方像欧洲,所以很难说像哪个国家,而且各自引入的车型也都能获得足够的销量。而且这类车型本来特色还不算那么那么的鲜明,真正鲜明的特色车型是美国的大皮卡、日本的K-CAR,在国内也都能对号入座找到市场了(当然K-CAR没能进口,宏光MINIEV这类是类似尺寸定位但适合中国市场的)。


如果未来电动化基础设施、5G通讯和V2X智能辅助城市系统铺展开来,或许应该是外国网友在聊“我们国家为何不引入中规车”了……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