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软硬兼施无极限 车载第二中控「平板电脑」的应用及软硬件的扩展

时间:2023-06-19 08:16:33来源:

自从上次做完支架之后,最近几天一直在做稳定性测试,顺道也做了一下硬件的集成工作。。

现在基本有了点眉目。。发出来和大家共享。。^_^

也希望大家提出改进的意见。。


先做一下系统集成的功能解析

整个功能方面牵扯的东西还是不少。。所以看起来挺芜杂的。。但是为了最终的功能实现。。这些也是必由之路。。在设计上,所谓的【先繁后简】,学过工业设计的都应该明白这个流程。。

尤其是不能一次性集成化之前,都需要反复的测试个打样,才能做最终的功能集成。

现阶段,上面的物料,都是大家私人可以采购到的。。是否能集成,大家一试便知。。我上传了视频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回头通过了,可以给大家插到帖子里。。

至于功能方面,实际很简单。。

第一,利用蓝牙4.0的多连能力(最大连接7个设备),进行设备间的桥接。

第二,利用语音控制软件,对APP进行控制

第三,利用手机提供高速的移动数据支持

第四,利用现有的智能家庭组建,对控制功能进行扩展。


根据我和设备厂家的沟通,这个设备的体积和各个方面都满足需求,而且关键的是他是5V供电。^_^,,适合车载,而且兼容市面上99%的无线控制设备,前提是设备的遥控功能可以被学习,,但是根据我和厂家的交流,只要设备带遥控器,这个设备都可以通过学习,进行控制。。^_^

剩下的事,那就是买个设备,进行测试吧。。这个设备本身也不贵,也就是179而已。。^_^

有了他,以后车顶灯,就可以做遥控隐蔽款了。。看起来会很有意思。。

常年奔波在川藏线上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概念的价值。。^_^


隐形的设备集成,与费用估算

这里面的价值不好说,只能说一个最大值和最小值。。大家自己估量。。

平板电脑(价格在300-5000之间)

这个是少不了的媒介,必需品,因为这个平板对功能的要求不高,只要能达到基本流畅就好,,所以这些个价位里面的东西,都可用。。无非是是否卡顿,,但相信大部分人家里都会有这个设备,而且这个舍不得利用率不算多高。。一般可以省下^_^


车载语音智能控制(我选的是咚咚驾驶,价格99元,可以省掉,所以成本可以是0)

这个硬件可以不要,因为现在的平板都支持语音控制功能。。但他的功能主要是FM发射(和车机相连),算是一个必要功能吧。。当然可以不要,直接(用平板或是手机)蓝牙和车机相连。也是一样。。


迷你水杯型逆变器(价格173元,可以用点烟器扩展USB,价格也就15元)

这个也非必须,正常的点烟器转USB就可以用。。选择他主要是因为原车的契合度。还有就是未来加入的设备,不知道会是什么制式,所以算是有备无患。。


后视镜取电(价格90,因为我这个是双线的定制版,所以比较贵,大家可以选择常规版也就65,也可以直接走线接保险盒什么的,就是0成本了)

这个纯粹是为了走线简单。。也是为了整体美观,之前走的实在让人烧心,一车的线夹在一起,,我自己都要崩溃。。


蓝牙ELM327,OBD检测仪(价格在13-300之间),这个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扩展件,实际选择便宜的就够用了,贵的主要是软件功能更多。。而不是OBD设备更强大。。

再就是一些小件了(平板胶套15块,磁性充电线35块)


最后一个就是我设计的平板电脑支架了,,这个成本血高(3D打印品,成本700多,要是注塑的话,会便宜很多)。。


如果不是追求各种功能的话,这个算可以省掉的功能。。找个平板支架改装一下也不算费劲。。成本也就几十块,,至于是不是美观好用,那就另说了。^_^。。。

整体来看,最大化的成本那就要6000块左右了,如果最小话成本呢,估计也就是200块左右就能实现类似的功能。。如果按照我的这个配置来的话。估计全套配件(平板除外)也不过1000多的样子。。也算是相对经济适用型了。。如果支架成熟话了,整个系统除了平板也就500块左右的样子。。


最简单的东西最复杂

实际就整体功能实现来说,我还是非常满意。。^_^,,应该说整体的集成还算是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哈

但是最难的除了软硬件的集成外,,实际就是这个支架了。。

这个支架整体来看问题不大,,但是实际操作问题不小。。

第一,这个支架的兼容性比较弱,,只适应于H9。

第二,体积偏大,所以模具成本会过高

第三,美观度略有不足。

第四,附加其他功能相对困难。

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所以,就有了最新的修改方案。。

有没有点科幻片机器人的感觉。。^_^

实际我也是反复看了【钢铁侠2】,感觉汉默工业的机器人大脚比较喜欢。。^_^,,

这3个固定脚是位置可调的。而且设计选材为PVC的韧性材料。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各个中控台的异形曲面。。

内部结构,也算是比较复杂了。。^_^

而平板的固定面,也是采用PVC韧性材料,并且打算采用纳米胶进行吸附和固定。。应该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不但方便贴合,也方便取用以及设备的更换。。

这样的话,,就可以适应大多数车型导航的弧度了。。而且本身体积也可以有效地缩小。。这也意味着成本的降低。


相似之下的大不同。

实际这个东西也不算是什么新鲜技术。。而且市面上类似机械臂云台等各种设备也早就有之。。

而我只是将他们进行了,重新的打散和组合。。而且在类似的外形之下, 功能趋向上有极大地不同。。类似这种多连杆支臂,,多数设计的重心转轴是提供的紧固力,而不是阻尼力。。

理由很简答,看转轴支臂的螺丝数量,因为转轴支臂要是需要活动,那么对阻尼的要求是很高的,每个阻尼球的承力是不同的,用一个调节螺丝,是不能够做到完美调控的。。所以这一点不同,造成了结果走向,是完全不同的趋向。。

而且一些细节方面也是有极大的不同。。在市面上可见的产品中,99.9%走的是通用化的路线。。而并非专用型的路线。。

所以造成了,体积庞大,固定方式单一等问题,。所以虽然可以执行赋予的任务,但是并不能达到完美。。

所以我想说的是,

我看起来像他,,但绝对不是他。。

我看起来像他,,但绝对不是他。。

我看起来像他,,但绝对不是他。。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_^


关于功能的扩展

这个就简单的多。。就H9而言,,很多想装车台的朋友,估计最头疼的就是车台的摆放位置吧。。

因为H9上或是说大部分车上,并没有给车台留下合适的安装位。。但在H9这个级别的车上,打孔安装很多人是绝对不舍得的。。

所以,,有了他,这个位置就方便的很多,,大家不觉得,中控台的做边角,是个很理想的位置吗???^_^

这个位置,从A柱角度来说是个视觉死角,本身利用的空间就有

而且靠近A柱的内衬,可以隐蔽布线,,若果配上发动机机盖天线。,直接从发动机舱走线,那就是全程的隐蔽布线了。。^_^,,是不是想想就很美。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