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别看电动车卖得好 其实都是亏本的说说「卖两轮电动车利润怎么样」

时间:2023-07-08 18:16:18来源:

“据我所知,2016年整个做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车企都没有一家拿到本年度的补贴。”12月17日,全球新能源汽车现场,智电互动集团董事长庞义成如上表示,而久拖未决的直接原因便是年初国家启动的“骗补”调查。

作为行业资深专家,庞义成说出了整个行业的现状和无奈。按照中汽协常务副理事长董扬预估,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实现50万辆。

与此同时,12月20日,万向集团获批成为了继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和敏安汽车之后,第6家获得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墙外的人想往里跳,墙内的人苦不堪言”!这是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真实写照。

据车市红点调查,目前有超30家车企“怀揣”出行变革的梦想,冀希进入这一“黄金”领域。面对突如其来的投资热潮,甚至说“补贴”蛋糕,经济学家张维迎将趋迎这一行为企业负责人定性为“甘愿冒风险,为政府补贴才去吃螃蟹,根本算不上企业家。”

他认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不是为了政府的补贴,行为也不是‘打一枪就跑’的短视行为。”

就在行业企业面对补贴“空挡运行”一年过程之后,值得庆幸的是,12月20日,工信部发布了题为《严惩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 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其中主要内容便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及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和提高补贴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企业关注的“补贴”何时到位话题,上述文件指出“从201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资金由事前拨付改为事后清算”,而这必然带来的是长期审查、核实工作。因此,今年收获“补贴”蛋糕可以用“落空”二字形容。

补贴上演“拖字诀”

“行至2016年尾声,最终的补贴政策也还未出台。预估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会超过50万台,行业普遍对明年的政策环境也充满焦虑。从年初的极度乐观,到年末的非常焦虑,一年来各位的心情像过山车一样。补贴拿不到,日子不好过,明年政策怎么样,心里都打鼓。”

12月17日,第七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7)上,智电互动集团董事长庞义成对新能源补贴现状做出如上分析。“拖字诀”已成为了掣肘行业发展的一团迷雾,让一众后来者忧虑重重。

而持续八个月之久的骗补调查,成为了2016年汽车业的大事件。

触目惊醒的新能源骗补事件,直接惊动了国务院,最终由李克强总理亲下批示,严惩骗补企业。

今年初,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启动对新能源汽车相关情况的专项核查工作,核查范围覆盖全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以及运营企业、租赁企业、企事业单位等新能源汽车用户。工信部部长苗圩更是直言,不管有多少辆新能源车涉嫌骗补,“发现一起绝对处置一起”。

而新能源骗补车企之一——苏州吉姆西实际控制人被捕,成为新能源车骗补事件首位被抓高管。表明了国家对严惩骗补事件的态度和决心。

行业乱象导致持续的调查,也是导致新能源补贴一变再变,一拖再拖,迟迟不能下发的主要原因。

行业上演“飞蛾扑火”

即使政策不稳定,补贴政策最终将退坡直至取消,仍然有许多新势力投入造车队伍中。

12月15日,万向集团公司年产50000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正式获批,成为第六家成功拿到独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这也是意味着,这家中国最大的零部件集团成功升级为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制造企业。

截至目前,发改委共发出了六张新能源乘用车生产牌照,依次是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长城华冠、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车、万向汽车。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牌照发放,企业加入。

有了新能源牌照这张“准生证”,算是有了入门的保证,2016年遍地开花的还有新亮相的新能源汽车汽车品牌,从各行各业涌入的造车者来了一次彻底的“大联欢”。

2016年亮相的新品牌,除了刚才长江、前途、敏安、万向,还有一长串:云度、小鹏、奇点、蔚来、车和家、开云、游侠、凌云、爱驰亿维、威马、合众,乐视等,有16个之多, 这还不算传统车企转型做新能源,比如大众、宝马、通用、日产和丰田,也还未算上低速电动车领域,比如御捷、雷丁、力驰、乐唯和易咖。

这些新品牌量产的时间表,大部分在2018年到2019年之间,补贴退的差不多了。他们是奔着补贴来的吗?很显然不是。他们看到的,是更大、更长远的机会,即技术变革。

根据中汽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对40余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普遍加大了技术研发、运营管理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产品升级换代加快,正向研发能力增强,大部分企业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运行监控平台。

新政出台 “拨乱反正”

而新源汽车补贴发放延迟或是“秋后算账”,导致的政策“空挡运行”,车企未来该何去何从?12月18日,车市红点从工信部有关人士独家获悉,关于该问题的答案即将出炉。果不其然,12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刊出一则《严惩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 规范产业发展秩序》的文章,为未来新能源汽车补贴指明方向。

针对目前存在的,部分车型补贴标准过高、企业过度依赖补贴政策、享受补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性能偏低、部分车辆实际使用率偏低等问题,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提出的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方案,表明了政府下一步的立场和方向。

首先,提高了准入门槛。在保持2016-2020年补贴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客车和专用车补贴方法,提高技术门槛,鼓励技术进步,设置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防止出现地方配套补贴标准过高现象。

其次,改进补贴资金拨付方式。从201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资金由事前拨付改为事后清算,加强对各地资金申请报告审核和推广情况核查。

然后,还将结合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情况,适当提高推荐目录车型要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补贴政策扶优扶强的导向作用。

政府新规出台,为“乱象丛生”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确保国家政策落到实处、严防“骗补”事件再次发生、切实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健康可持续发展,还需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实时调整机制,增加车辆行驶里程与补贴挂钩的考核条件,根据技术进步和市场情况,提高补贴车型技术条件、适当降低补贴额度,促进推广车辆的应用。

二是建立新能源汽车运行实时监测机制,完善中央、地方、企业三级监测平台,保障车辆使用的安全,加强车辆使用情况的考核。

三是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实施动力电池统一编码制度,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抽样核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车市红点认为,财政普惠政策对培育新能源汽车初级市场是行之有效的,但若长期执行该政策,企业容易患上政策“依赖症”,丧失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的动力,行业也易出现低水平盲目扩张的问题。

但补贴政策退坡也不能一蹴而就,应在逐步淡出,改为多元化扶持。即便要补贴,也是向技术更先进、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倾斜,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

“当潮水退去,就知道谁在裸泳。”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端的财政补助逐步退坡,那些光靠吃补助存活的企业必将被市场淘汰。

车市红点发稿前,继中通客车和九龙汽车后收到国补之后,宇通客车收到2015年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资金逾30亿元,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企业将陆续收到国家发放的补贴,众新能源车企资金压力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文陈山)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