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山亭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优化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减轻」

时间:2023-09-09 16:16:31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潇繁 枣庄报道

10月14日下午,山亭区举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区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龙介绍山亭区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营商软实力有关情况,副局长陈文东,党组成员、副局长马萍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区行政审批局紧紧围绕“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工作目标和区委、区政府“1473”总体思路,聚焦“营商环境优化”这一中心任务,聚焦开办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政务服务3个营商环境指标,配合区发改局推进招标投标领域工作,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着力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创新,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效,进一步擦亮了“亭好办”品牌。

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

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多门跑”“多窗找”等多跑腿问题,着力打造“一门办、一窗办”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集成的办事环境。一是整合大厅资源,不断拓展为企服务新渠道。整合区政务服务大厅“投资者之家”“创业者驿站”等功能,增设企业服务中心,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选配“服务专员”“项目管家”,提供“一站式”服务。设置市政工程联合报装专窗,增设“共享营业厅”7个,推进水电气热信“一站式”办理。二是线上线下融合,持续为新开办企业提供便利。今年8月,我们为区、镇两级商事登记自助终端机新增了企业登记系统,企业和群众可以通过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的终端机,自助办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一人有限公司、多个自然人有限公司等登记业务,仅需一张身份证,就能快速注册登记、现场即时打证。除了通过自助终端机自助办理以外,企业和群众还可以通过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办”、爱山东App“掌上办”、政务服务平台“网上办”等方式,完成企业登记业务。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946家,为企业免费提供印章890套,节约企业开办成本34.89万元。三是深化集成办理,推进“一窗办多事”。通过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水电气热信“共享营业厅”和企业开办“一件事”、投资“一件事”、不动产“一件事”等主题功能窗口,企业准入准营、民生服务等关联事项实现了“一窗办”“一次办好”,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多跑腿的烦恼,平均减少跑动80%以上。

持续优化审批流程

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材料繁琐、多次提交的问题,着力打造“事项关联、材料极简”的审批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快速的审批服务。一是企业开办不断提速。目前,新申请设立市场主体,无论是个体工商户还是企业,均实现了由“按天办”到“按小时办”,开办环节“七合一”,开办信息“只报一次”,企业开办全流程最快19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二是建筑工程项目实现“一证施工”。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手续”“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三个事项,合并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一个审批事项,企业在办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许可时,材料提交一次,领取一个《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就可以施工了。同时,建筑工程项目的立项、报装、验收等业务也实现了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办好”。今年以来,全区完成项目立项221个,其中投资金额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63个,办理施工许可17个。三是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持续推进“双全双百”工程,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应用场景、业务情形,将多个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一件事”集成化服务场景。比如,我们探索制定了豆制品生产企业“准入准建准营、一事联办”办理标准,将营业执照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环境影响评价、食品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取水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事项整合为“一件事”,为豆制品生产企业落地、开办、生产提供了“一事联办”集成服务。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一件事”集成办事项5000余件。

用心用情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

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难、投诉慢、体验差等问题,着力打造“主动服务、帮办代办”的服务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靠前、主动、周到的政务服务。一是实行“政务机器人”信息精准推送模式。创新应用“政务机器人”,自动抓取并推送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备案登记和许可延续等信息,及时解决了企业和群众获取信息不畅的难题。目前,共为900余家企业推送相关信息1560余条,其中发送食品经营许可延续提醒信息300余条。二是开展全流程帮办代办。发挥企业服务中心平台作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窗口接件、咨询引导、自助帮办、审批代办、证照邮寄等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在全市率先设立“办不成事”登记窗口,着重解决跨部门的“疑难杂症”,先后办结公积金贷款申领、不动产登记、养老关系转移、独生子女中考加分等事项47件。同时,从今年3月5日起,在区镇两级便民服务大厅常态化开展“午间不断档、全年不打烊”便民服务活动,先后办理“不断档、不打烊”业务1700余件。三是开展“不见面”招投标。借助“不见面开标”系统,项目实现在线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投标企业可以足不出户“零跑腿”完成投标全过程。目前,完成“线上开标”88宗、交易金额2.9亿元。

下步,区行政审批局将紧紧抓住山亭产业突破的有利时机,靠前服务,主动作为,以创新赋能推动审批服务工作新突破,努力为优化全区营商环境贡献审批服务力量。一是深化集成改革,推动审批再提速。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围绕开办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政务服务等领域改革攻坚任务,积极推进“一窗办”、“网上办”、“集成办”、“自助办”、“就近办”,加快审批流程再造,推进“一站式”集成服务。二是抢抓山亭产业突破机遇,争取更多政策支持。重点围绕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试点、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扩权强镇、“揭榜挂帅”等方面,加强对上汇报沟通,争取更多改革试点落地山亭。三是从“小切口”入手,持续提升服务温度。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探索实施一批微改革、微创新、微服务,拓展“政务机器人”服务领域,将更多事项纳入精准推送范围;常态化开展“午间不断档、全年不打烊”活动,发挥好“办不成事”登记窗口作用,推动更多事项由“办不成”到“亭好办”。

新闻伴读

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记者:建筑工程项目能否快速审批、快速落地、快速达产是企业较为关注的事,请问在服务重点项目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陈文东:一是整合投资建设综合服务窗口。联合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保、水电气暖信报装等部门,统一进驻投资建设窗口,实现“一站式”办公。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一窗受理”“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等“一次办好”服务。以“一件事一次办”为目标,增设“投资一件事”综合受理窗口,实现“三减一优”,即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优流程,推进线上“一网”、线下“一窗”、申报“一表”工作模式。通过联合审核、联合勘验、联合验收,压缩了审批时限,提升了服务效能,提高了企业满意度。今年以来,共并联审批办理事项59件。二是设立重点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在投资建设窗口设立“投资者之家”,建立重点项目帮办代办队伍,在系统填报、资料整理、政策解读等方面,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保姆式“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减少了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今年以来,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500余次。

三是创新“项目策划生成”、“租赁即开工”审批模式。通过项目策划生成,提前介入项目审批流程。相关单位以“一张蓝图”、“多规合一”为基础,对工程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合规性检测,生态环保、交通、水利、林业等部门审查符合要求后,纳入项目储备库,提高了项目落地转化率。创新预建厂房与项目审批双链推进模式,通过“租赁即开工”审批模式,实现“一户一档”,“一地一评”,摸清全区闲置厂房土地底数,紧贴全区招引产业项目需求,精准匹配、综合利用闲置厂房土地,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今年以来,共办理“项目策划生成”、“租赁即开工”审批事项28件。

记者:持续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下步,这方面还有什么好政策、好做法?

马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目前,通过各方努力,为新开办企业免费提供一套印章和免费提供税控设备、发票。今年以来,免费发放印章890套(3560枚),为企业减免费用35万余元。另外,各类许可证办理上全部免费,免费帮办代办、免费邮寄。今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946家,其中企业897家、个体户2049家。在市民中心24小时自助区和10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配备商事登记自助终端机,新增一人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和多个自然人有限公司等智能审批系统,提供智能审批业务。今年以来,借助自助终端机办理事项2166件。针对企业和群众接收审批服务信息不畅的难题,我局联合浪潮公司、联通公司创新开发了“政务机器人”,以推送企业设立信息为突破口,政务机器人抓取业务数据,通过短信群发平台,即时向委托人发送领取营业执照、印章等提醒信息。该做法被市营商环境专班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目前,共为900余家企业发送短信1500余条。持续推进便民利企改革措施。一是认真落实“跨域通办”政策,与430多个区县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营业执照、相关许可事项的“跨域通办”。二是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目前,已在药店、小餐饮店、农资店等60个行业实施。今年以来、办理综合许可证343件。三是推进集成联办“一链办理”,由传统、单一的“一事项一审批”,转变为“一件事一次办”。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事项215件。四是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审批,对审批过程中的非核心材料,实行容缺受理,先发证、后补齐材料。对连锁药店、美容美发店等市场主体,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免于现场核查,推动市场主体快速准入准营。今年以来,共开展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审批420余件。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帮办代办力度,打造专业的帮办代办队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程贴心服务。加强政银合作,在枣庄银行工作人员进驻企业服务中心帮办代办的基础上,深化合作内容,探索在更多银行网点设立企业开办专区,在银行网点即可申办营业执照,更好地方便企业和群众。

记者:目前正在推进“审批不出镇”改革试点工作,请问都做了哪些工作?下步在“就近办”方面还有什么打算?

陈文东:今年,我们紧紧抓住店子镇纳入全市“审批不出镇”改革试点的机遇,通过制定出台授权和承接方案、部门联动、强化宣传、开展培训、试点督导等多项举措,全力推进“审批不出镇”改革试点,取得了“精准办 就近办 智能办”的良好效果。本次“审批不出镇”改革试点工作,将区级50个事项下放至店子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为确保事项能“放”能“接”,采取集中培训、跟班学习、线上咨询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培训,确保窗口人员熟练掌握使用业务系统及办理流程。指导店子镇便民服务中心优化增设2个“审批不出镇”专窗,及时安装审批系统并予以赋权,明确专人负责,确保下放事项有序承接。同时,为镇街商事登记自助终端机拓展了企业登记智能审批系统,群众只需一张身份证,即可自助办理、现场打印营业执照。这种自助化、智能化的审批方式,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审批效率,提升了企业开办的便利度。目前,店子镇累计办理小餐饮登记、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登记注册、林木采伐等下放事项400余件,其中通过商事登记终端机自助办理60余件。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审批不出镇”改革试点工作,将店子镇的成熟经验在全区推广,实现镇街全覆盖。深化与邮政公司的“政邮合作”,像个体工商户登记、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记录查询打印、失业保险金申领等,群众可以就近在镇级邮政网点办理。在区、镇两级便民服务场所常态化开展“午间不断档、全年不打烊”服务,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

记者:审批服务局在金飞驾校设立了服务窗口,请问主要开展哪些服务?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马萍:为让全区13000多名驾驶员少跑腿、不跑腿,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从2021年9月开始,我局本着利企便民的原则,将服务窗口前移至枣庄市金飞汽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为驾驶员提供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年审、换证等服务。驾驶员在金飞驾校通过继续教育学习后,就可以在前移窗口直接办理从业资格证年审和换证业务,不用再来到市民中心办理,解决了驾驶员“多跑路、跑远路”的问题。今年以来,共办理从业资格证年审4250件,换证813件,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下一步,我局将以“审批不出镇”改革为契机,将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年审等11项业务,下放至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让办事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