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0 18:16:40来源:
南都讯 仅仅是在登录状态下浏览AAP,也会遭遇平台的推销骚扰?近日,家住佛山的林先生向南都记者报料称,只因其注册汽车之家APP时提供了电话号码,就在三天内陆陆续续接到了十几通推销电话,不堪其扰。
林先生质疑,汽车之家APP的行为涉嫌违反国家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此,南都记者也进行了实测,在仅浏览情况下,记者接到了多个本地4S店推销电话,不少店员表示电话系汽车之家提供。而汽车之家客服则表示只有点击“询价”才会将个人信息推送给所在城市的3-5家经销商。
市民投诉:浏览APP后推销电话不断
据佛山市民林先生反馈,自己下载注册汽车之家APP后,仅仅是浏览某些品牌的汽车,并未主动寻求“询价”等服务,但仍有多家当地的4S店业务员打电话过来推销,林先生认为汽车之家APP的行为涉嫌泄露用户隐私。
林先生反映的问题是否真实存在?11月24日,南都记者下载汽车之家APP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显示,在未点击“询价”功能单纯浏览的情况下,确实会接到推销电话。在当天及第二天、第三天,相继有4通推销电话打进记者手机,销售人员明确表示,用户只要最近浏览了相关页面就可以在后台收集到电话等个人信息。
误触询价后,记者接连接到推销电话
而在主动点击平台自动推送的询价信息后,推销电话更为密集。3分钟内便有佛山市南海区某4S店打电话询问购车意向,电话销售称4S店与平台有合作,只要点击询价就会将电话信息推送到全市乃至全国4S店后台,而4S店也受到相应考核,如果不打电话将会在系统中降分。当天下午至,记者共接到7通来自不同4S门店的汽车推销电话。
测试过程中,南都记者注意到,汽车之家APP“询价”及“试驾”功能的入口设置极为吸睛,且多数页面中的个人信息已被自动填充,《隐私协议条款》已自动打勾同意,稍有不慎便容易误触。
APP很多页面中个人信息自动填充,无需验证码即可一键“获取低价”
客服:点击询价才会有电话 平台不会泄露个人信息
据汽车之家官网,汽车之家系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港交所上市公司,成立于2005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看车、买车、用车服务,提供优质的汽车消费和汽车生活服务。”南都记者了解到,该平台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访问量前列的汽车网站。
针对林先生反映和记者测试时遇到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南都记者通过线上客服和投诉热线向汽车之家官方咨询,对方表示,用户只有点击询价才会将个人信息推送给所在城市的3-5家经销商,如最近无购车意向,可向客服反馈进行相应屏蔽处理,或在设置中手动关闭。
不过,记者在网上多个论坛以及投诉平台搜索发现,类似林先生此种情况的投诉并不在少数。如在“黑猫投诉”平台,就有用户反馈“国庆期间下载汽车之家想了解一下汽车,没有在软件上进行任何聊天,只是注册账号看了一下汽车,使用软件1小时左右就卸载,之后骚扰电话一直不断。”
对于投诉,汽车之家客服则回复,“汽车之家非常重视用户的信息安全,绝对不会向任何第三方泄露用户隐私。
某应用商店评价页对汽车之家骚扰电话现象也多有投诉
事实上,将用户信息提供给4S店等机构获利,这一行为早已不是秘密。媒体公开报道,汽车之家财报显示,2018年汽车之家全年收入为72.33亿元,其中销售线索收入28.71亿元,已占总收入的39.7%。
何谓“销售线索”?汽车之家的财报中称,销售线索包括:经销商订阅服务,销售给个体经销商广告用户的广告以及其他增值服务。
某合资车4S店的销售员介绍,他们每年要给汽车之家交会员费20余万元,购买会员账号。每当有顾客询价,店里就能及时获知询价客户登记的姓名、电话及浏览过的信息,然后给予定向推销。此外,店里还会将获得的用户信息先自己筛选一遍,挑出最有意向成交的,然后将剩余的用户信息再转手给其他同行,“这可能是用户未向某家车商询价但频繁接到骚扰电话的原因”。
律师:变相“贩卖用户信息”平台需承担相关责任
那么,汽车之家官方认可的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范围是哪些?记者查阅其官网刊载的《个人信息保护声明》,其中明确,汽车之家收集的个人信息包括“①姓名②移动电话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车牌号、住址等)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汽车之家可以和关联公司使用;向相关汽车经销商、厂商及集团分享并由其使用。
不过《声明》中也表示,“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汽车之家APP隐私条款中的相关表述
那么,汽车之家此类行为,尤其是用户“仅浏览”却被推销骚扰的情况,是否涉嫌违反其自身的《个人信息保护声明》或国家违法违规?
对此,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黄泽义律师提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个信息收集使用均作出明确规定,结合《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App等互联网平台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以下规则:用户是否知情、用户是否同意、收集的信息是否必要、用户的相关权利是否得到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是否得到安全保护等。
黄泽义还表示,互联网平台通过收集用户信息,超出用户同意范围使用并将其有偿提供给第三方,可以看做是变相“贩卖用户信息”的行为,很可能存在违反上述法律法规的情况,在司法处理上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互联网平台需承担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
作为消费者,在个人信息方面遭受互联网平台侵权时,可以向互联网平台监管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进行投诉处理;也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等方式进行维权。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孙振凌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3-11-20 18:16:40
2023-11-20 18:16:28
2023-11-20 18:16:16
2023-11-20 18:16:03
2023-11-20 16:16:38
2023-11-20 16:16:27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3-11-20 18:16:34
2023-11-20 18:16:22
2023-11-20 18:16:10
2023-11-20 16:16:33
2023-11-20 16:16:21
2023-11-20 16:16:08
热门推荐